第682页

鲜于青云有些无奈,可话还得说清楚不是?只得硬着头皮走过去:"四四姑娘,关于陛下赐婚一事,想来是个误会,四四姑娘你……"

"你不必解释,是我找的陛下,以为我们各走各路,各不相干就是。"四四斜了他一眼,那是自然,不然你以为你四姑奶奶想嫁给你?一辈子嫁不出去也不会嫁给你这个家伙,哼!

听了四四的话,鲜于青云不由松了口气,就知道这个四四的性子肯定回去找陛下说明白,或者收回成命的圣旨还没有下来,那自己再等等就是了,对了,师傅他们怕是白高兴一场了,说是替自己装扮新房啥的,都该免了才是,罢,等圣旨下了再说,否则师傅他老人家以为是自己不愿意呢。

宋化丹自然是所有人里最高兴的一个,陛下希望青云幸福自己这双老眼自是看得明白,既然下旨赐婚自然是因为知道青云与那四四姑娘的事才如此,否则她绝对不会委屈了青云。虽说女方是个小宫女,可青云却不知何时与她有了情意,自己受够了弱水三千直饮一瓢的苦,看到青云能走出那段苦涩的相思,心里自然觉得安慰。待听到陛下的旨意后,宋化丹当即就带了弟子们亲自去陛下赐的大宅子里装置新房,很快速地在几日内就全部装扮完成。

因了四四的话,鲜于青云在家里等啊等,直到等到大婚前一日还不见陛下的圣旨送来,心里很是好奇,忽又想到莫不是陛下大婚在即,过于繁忙而忘了这等微不足道的小事?是啊,这不过是件小的不能在小的事,而她却是在治理整个大唐,自己怎能私心地企望她会记得?

想进宫的心也随之渐渐淡定,鲜于青云自嘲一笑,进宫又能如何?看着她穿上美丽的嫁裳?想着鲜于青云重重地松了口气,也罢,既然四四姑娘说已经告知陛下,自己又何必担心?想来那个小宫女想退婚应该比自己还积极才对呢。

于是,摇头摆尾一条大乌龙摆在了媒婆萨小三、准新娘四四、准新郎鲜于青云中间,直到新婚夜的来临。

当晚,宋化丹吩咐几个徒弟接了鲜于青云前往那座新宅子,安排好一切后方进宫参加陛下的国宴。细心的大唐女帝自然想到了还有其它两对新人同时成婚,所以提前开始宴会并且提前结束,这样,宋化丹才有时间差回去参加最得意徒弟的婚礼不是?

鲜于青云满头雾水地看着几个师兄弟把自己带往陛下赐的大宅子,咋回事?这都退婚了,还来这一套,是陛下要在她大婚之后收回成命?

几个师兄弟嘻嘻哈哈地打趣着鲜于青云,让鲜于青云十分无奈,陛下,您的圣旨不下,这些家伙怕是以后都不会消停,因着一日没有下旨,鲜于青云自然要顾及四四的面子,保险起见,还是等陛下亲自揭晓才好。

然后,鲜于青云惊恐地发现,自己再不说就没了机会!这一切似乎依旧是照着婚嫁来办理的,一切一切的大理,全是出自师傅之手,想着他老人家那么大年纪,竟然还要替自己操心,心里蓦然有些撼动,原来师傅是一心希望自己寻得心爱的女子成婚的……可自己,自己竟然要让师傅失望!

当看到从宫里急匆匆赶回来的宋化丹,乐呵呵地拍着自己的肩膀,激动得眼睛湿润时,鲜于青云到了嘴边的话不由又咽了下去,只是,这场没有新娘的婚礼该如何收场?

良辰吉时已到,就在鲜于青云内心剧烈挣扎的时候,门外敲锣打鼓的乐声由远而近,红玉一路护送着新娘子准时出现在了大门口,惊得鲜于青云当场从椅子上站起身来,惊呼一声:"没……没搞错吧?"

众人见大师兄竟然高兴得当众失态叫起来,不由兴致高昂,纷纷跑出去接新娘子,而红玉则悄悄递给鲜于青云一个简短的信笺,打开一看,大唐女帝亲笔题的字,简单地写着"朕不能亲临,谨贺新婚大喜……"之类的话,直看得鲜于青云头昏脑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可是……众人推推攘攘按着押着,一对新人迷迷糊糊拜了天地,作为长辈的宋化丹看到徒弟傻呆呆的跪拜,磕头都有些僵硬,想着他定是思绪万千,心里是百味杂陈,于是也很是感慨了一番,赶忙叫人扶了起来,而后送新娘子回洞房。

外面人声鼎沸,嘈杂得紧,四四忐忑不安的穿著嫁衣坐在新房内,欲哭无泪,陛下,到底是怎么回事?不是说圣旨已经下了吗?为啥,为啥还要这么一出?思来想去,四四觉得很可能是那个色医搞的鬼,男人被女人退婚可能是很丢脸面的事,定是那家伙觉得失了面子,所以去陛下那边胡说八道……自顾想着,对某色医的厌恶便多上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