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市场的甲乙丙丁的四个专业区里,除了丁区因为主要是元老院企业来开设之外,前面三个区的铺位出租率其实连一半都不到。不过即使一半都不到, 形成的交易额按照本时空的标准来说已经相当可观了。这类专业市场的好处, 商人们是完全能领会的。
他们先去了市场管理公司,大致了解了下目前的市场经营状况,情况和他们设想的差不多,目前的交易额不大,但是有逐渐增长的趋势。不过在总交易额中,花、纱、布的比例很小。只占全部交易额的不到百分之二十。大头还是丝制品。
原因不言而喻,生丝和丝织品有外国客商的批量买入--随着广州开埠和对外国商人的各种限制相继取消,外国商人的采购从“季风制”开始转向“长年制”。许多商人在广州长期逗留,置办商品也不再集中在某几个月。
棉制品上,本地生产的各种棉布外销数量微乎其微,反倒市场受到中低挡档次棉布热销的关系,最近还有大量的松江棉布到货,受棉布需求增加价格上涨的因素影响,小生产机户和家庭户对棉纱的需求不断增加的影响,临高示范厂和南沙厂的棉纱出货量稳中向好,连带着07式手工机生产的“改良纱”也水涨船高。价格也是节节攀升。
从市场看,除了棉花价格暴涨和那个已经开始发疯的“纸棉”之外,市场总体情况还算不错。机制纱获得了很大的认可,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打掉了土纱的市场。
从市场管理公司出来,他们又在市场里转了转,和门市上的老板活计聊天,大致也印证了从管理公司得来的数据。
如此说来,只要能及时遏止住纸棉的炒作,解除金融风险,棉纺织市场暴发危机的风险就属于可防可控的范围之内
这一圈走下来,二人觉得还算满意,最后,邹标建议到甲区看看。
甲区做得都是小生意,别看人来人往,煞是热闹,在整个市场的交易额度上连百分之五的比例都没有。但是这么小的生意又往往关系着千家万户。
“……要看我们的行为对社会有多大的影响,直接看看群众的状况是最现实的。”
甲区除了有铺面,利用尚未开发的空地还允许摆摊。这里的客商,不论是买还是卖,都是小得不能再小了。交易的商品也少到只有一两匹布绸;几绞棉纱蚕丝;一担棉花干茧之类。生意虽小,却是广州周围无数农户的副业,许多人家的妇女以此来换取些许收入用来补贴家用。
他们很快注意到一座小小的铺面前,围着七八个人,似乎正在说着什么。看模样,像是某家铺户正在收购散户的布匹。
黎山的示意之下,一行人不露声色的靠了过去。观察着店里的情形。
果然这是一家小小的“布庄”。黎山知道“庄”这个词在本时空的商业领域里是有特殊定义的,用在手工业领域,多是“包买商”:发出原料,收购制成品;亦有不发原料,直接向散户收购产品的,大多是兼而有之。
设庄的商人都是有自己的批发渠道的。收到货物之后,再转运到某地去整批发卖。
布庄的老板是个瘦瘦高高的男人。他一边指挥着两个伙计搬运布匹,接待来客一边和来售布的散户交谈议价,还要挑剔质量,量裁长短,最后还要上秤称一称。时不时还要斥骂或者提醒伙计几句,真可谓耳听八方眼观六路了。
几乎每卷布到他手里展开他就开始摇头,虽然黎山和邹标听不太懂他的广东话,但是大概意思还是知道的:各式各样的挑剔毛病。散户们虽然每每与他争论,但是最终结果无不败下阵来被他扣去几分到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