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页

“思之念之,盼吾儿速归,承欢膝下。”

“思之念之,盼吾儿速归,承欢膝下。”

脑子里一遍遍响过这句话,夏初七笑了。

圣旨若是早些日子到,又何至于此?

如今再来褒奖他的丰功伟绩,不嫌迟吗?

跪在角落里,她唇角讽刺的一勾,抬起头,看了看阴压压的天空,又看向晃动着白幡的灵帐,似是看见了灵帐中那一个装殓尸体的黑漆棺椁。脑子微微一热,视线模糊起来,仿佛看见一角黑色的披风在眼前飘过。

赵十九,你是听见了吗?

寒风中,久久无人应声。悠悠的风声刮着,旁人又说了什么,她并未听清,响在耳边的,似是北伐军开拔时,赵樽在京师南郊的点将台上那一句话。

“惟愿以身蹈之,北狄不驱,必马革裹尸,誓不还朝。”

又似是回光返照楼,他说,“后来我的胜仗越打越多,父皇也会欣赏的看我……”

……

如果眼还能睁开,人总能活下去。

不管这个世界是天晴,下雨,还是冰雹。

皇陵停止了挖掘,大晏准备撤军,北狄也吁了一口气。阴山大营之中,已经在准备回京返朝的事宜。

北伐战役结束的旨意,不仅传入阴山,也传到漠北,还传到辽东,持续了整整一年零九个月的战事,终是宣告结束。

圣旨到的那日,东方青玄糙拟了丧报,交于娄公公,丧报上言,“晋王赵樽,于洪泰二十六年腊月二十六,殁于阴山。”

将士们拔营了。

一个个的军帐收拢了。

那临时搭建的灵堂上,香案还未去撤去,上面摆满了祭品,cha着燃烧的香烛。一口黑漆的棺椁,安安静静地摆放在灵堂的正中。

香案前的油灯,一闪一闪。

算好吉时,道士还在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