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天宝觉得这里需要格外注意, 因而多提醒了焦作与丁荃, 让他们和手底下的各个官员盯紧了,不要出差错。
反馈过来的信息也表示宁帝没有动作,是赞同拟定的名单的。
北宁官职中,一甲新过进士的官职会额外裁定,二甲之中,前五十名选为六部部属,往后的二十名选作评博中行;三甲的前五十选作评博中行,后面则为知州、选作推官或是知县。
最小便是知县了,三甲里的官员一般不会在殿上给官,而是有人直接过去送乌纱帽,毕竟不是什么大官,拿了帽子就能走马上任。
最重要的三位:状元、榜眼和探花,宁帝会亲自做点评,并给官职。司礼监权力最大的太监——掌印太监在旁亲自候着,等宁帝报完了,就给官服衣饰。【注1】
宁帝点评状元与榜眼时,楼天宝认真听着。
话语很中肯,他一定认真看过这两人的卷子,还摸清了他俩的身份。
这两位都是世家子弟,拥有相对丰富的科考经验,年纪也不小了,早已成婚。
他们便是要做官的,而且肯定不会是太小的官职。
果不其然,这两位被授予了翰林院修撰与翰林院编修的职位。
这是六品官与七品官,虽起点不高,但胜在距离宁帝近,爬升速度很快的。
掌印给过了官服,殿上又再次安静了下来。
轮到楼天宝了。
楼天宝站在殿中,皱着眉看沉黑的地砖。
那地砖上有自己的倒影,站得笔直,只有头颅是往下的。
“胡天保,抬头看朕。”宁帝在龙座上说。
楼天宝便抬头看他。
宁帝还是老样子,一脸微笑,年纪轻轻城府却是很深的样子。
他看了一会儿说:“你就是贤王世子的那个书童吧。你知道贤王会为谢允请最好的老师,所以才进入他家当书童的。对吧?”
楼天宝不能否认,宁帝说的是实话。
她便说:“皇上高明。”
宁帝看她认了,便说:“行,那朕就不和你绕了。你的试卷我看过了,写的很好,我很喜欢你行策的思路。不过翰林院最近人满为患,朕还是重新选了两个官职给你,你看看自己想做哪一个。”
殿上小小哗然。
满朝文武从未见过这样的情况,怎么皇帝还能让进士做选择的?
宁帝和善地笑笑,示意旁边的两个小太监呈上两套官服,呈到楼天宝面前让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