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页

宫女上位手册 容光 783 字 2022-11-26

不后悔的是以一时的欢愉换来了更难以忍受的孤独与难熬,可是偶尔回想起来,这辈子最璀璨最闪耀的时光,莫过于与你一同走过的岁月。

不后悔的,是今日终于还是能与你一同走过生命里最初的、也是最后的温暖时刻。

————————

宣朝十五年,已废淮相王顾桓因意图再次谋反,被同党出卖,皇帝龙颜大怒,但顾及手足之情,将其流放边境,勒令其永生不得回京。

同年五月,在流放之路上,顾桓因不堪旅途奔波,不幸身染恶疾,久治不愈,死于柳州,享年二十五岁。

皇帝痛心不已,三日未曾早朝,命人将其骨灰接回,念其身已死,一切罪过既往不咎,追封淮相王封号,葬于皇陵之中。

而淮相王生前的逆谋一事,牵连甚广,其同党陆承风受凌迟刑而死,其余隐匿于京城的旧属因陆承风的口供而被皇帝的人一网打尽,为官者一律贬为庶民,流放边境;为民者没收家产,根据罪行轻重,分别接受流放与充公为奴两种刑罚。

轰轰烈烈的淮相王逆谋案至此告一段落,皇帝的雷厉风行在天下百姓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对淮相王的处理却也并非全然无情,保留了一个兄长的最后底线。

只是对于淮相王染恶疾而死这个事实,百姓却有了诸多猜测。

究竟是皇帝为了全自己一个好名声,所以表面上留淮相王一命,暗地里却在流放途中对他斩尽杀绝,还是真有此事?

淮相王死后,皇帝将他的尸骨葬入皇陵,并且追封他的称号,又是为了掩盖弑亲的冷血无情,还是真的痛心于手足的惨死?

从古至今,宫廷野史真真假假,众说纷纭,可是从史书上冰冷的字句里,又有谁能真正勘破皇帝的心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