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接过张维贤的奏折看了一遍,看完后,他惊住了,这事太大了。
他小心的抬头看着朱常洛,朱常洛感受到他的目光后,朱常洛说道:“英国公一片拳拳的报国之心,孤不能辜负。但是勋贵缴纳田赋在本朝还未有过,所以,这件事就劳烦董师傅为英国公想想说辞,让天下人都看看英国公的忠义之举。”
董其昌弱弱的回了一声:“臣记住了。”
然后,董其昌立刻就回到都察院开始着手搭建朱常洛说的反贪司一事,还有英国公主动缴纳田赋的事情。
因为,直觉告诉董其昌,这事肯定不是那么简单的,所以,他必须慎重起来。
为此,董其昌就又想到的王锡爵,现在,不管是从哪看来,他和王锡爵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官场共同体。
所以,董其昌必须得找王锡爵请教一番才行!毕竟,王锡爵个子大呀!有他撑着, 就算天掉下来了,也不会直接砸到自己头上的。
而朱常洛之所以让董其昌组建反贪司, 也是为了官场反腐做准备。
如果,就指望都察院里的御史们在没有证据, 捕风捉影的攻击人, 虽然,这样一时的效果很好。
可是,长久看来,这种方式只会使得原来就不太和谐的君臣关系会变得更加紧张。更有甚者,可能还会因此巨大的党争空耗。
这样的结果,可不是朱常洛愿意看到的。
熟知明史的朱常洛知道在万历中后期之后,党争的苗头已经开始从国本之争转化成了各个派系之间的理念之争。
这段时间里,什么东林党,齐党,浙党,阉党都开始粉墨登场。
其中,闹的最凶的就数以顾宪成,赵南星等为首的东林党和魏忠贤为首的阉党。
这两个政治集团闹起来的时候,简直都是无法无天的,下起手来都是不死不休的。尤其是魏忠贤这边还整出来一本《东林点将录》,这花样玩的,一看就是不讲规矩的野路子政治倾轧。
不过,想想魏忠贤的出身和他的知识见识,他能这样系统性的整出一本《东林点将录》,也算是个不小的进步了。
毕竟,他的前辈们,虽然也疯狂,但是,在与文官集团斗争的时候,都是单枪匹马,靠着一股莽劲儿猛冲的。
而他还知道编个小本本,由此可见,魏忠贤还是很聪明的。
但是,这样剧烈的党争引起的后果,也是空前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