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洛说道:“户部的刘品如跟孤说了一下盐道的事情,盐税自大明开国以来,一直都是大明的税赋重地。但是,户部却说现在一年实际收到的盐税只有十万两不到。而在皇祖隆庆朝之前,大明每年盐税却有一百三十万两的收入。对此,孤很不解。为什么盐道的税收会下滑的如此厉害?难道是我大明百姓都不吃盐了吗?”
朱常洛此言一出,申时行有些尴尬,但又不得不回话,于是他们就取巧的回道:“殿下,盐政问题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皆有不同,盐税少收,可能是因为盐引超发所致。只要朝廷控制好盐引数量,盐税应该就会好起来吧。”
但是,这个回答,朱常洛显然不满意的。
朱常洛道:“孤不这么认为,盐引是朝廷发给盐商进买官盐的凭证,即便是存在超发问题,盐税也应该是正常的收入的,毕竟,每年官盐出产的盐量是有数的。有数的产量对不上相应的税收,这一点孤不认可。”
朱常洛的意思很明显,他认为盐道是有问题的。
申时行等也听出来朱常洛的意思了,申时行只能硬着头皮说道:“殿下,如果盐道真的有问题,臣建议朝廷应该立刻派出钦差,巡查盐道。”
显然,申时行是不太愿意得罪盐商及盐商后面的利益群体的。毕竟,这帮子盐商的势力可是不容小觑的。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
朱常洛道:“这件事情,孤已经交给反贪署和户部办理了。孤之所以会再提此事,是孤认为盐道权力太过集中,两淮的盐商几乎把控了大明的所有的食盐销售渠道。对此,孤深感不安,觉得长此以往下去,这会影响到大明的食盐安全。所以,孤想分拆盐道,打算成立三大盐道衙门,实行划区管理,竞争经营。将盐道管理主动权直属朝廷。”
申时行等看着朱常洛,觉得朱常洛的规划可能有点大了,但是听到最后,朱常洛又说把盐道控制在朝廷手中,三人的情绪不由得又激动起来。
直属朝廷,那不就等于是直属内阁吗?这一下子,内阁就有对付盐道的动力了。
不在担心什么盐商势大了。可见,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条铁律也是古今皆然!
于是,申时行道:“殿下所言甚是,臣支持殿下重组盐道。”
王锡爵和王家屏对视一眼,也跟着说道:“臣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