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丕扬听完董其昌的话后,他就后悔了。
董其昌的话摆明是在逼他表态。
如果他硬压着新设监察使的品级不上,等到这些监察使们上任之后,他们肯定会怀恨在心,想尽办法的挖自己的黑料,来扳倒自己,报今日的一箭之仇。
虽然,孙丕扬一把年纪了,也不在乎这个了。
但是,他的身后还是有家族和门生故旧们,他不能不为这些人考虑后路的。
百盟书
如果,自己大义凛然的堵住别人的上进之路,那么他的家族后生和门生故旧们的上进之路也一定会被人死死堵住。
所以,孙丕扬在这个时候必须要谨言慎行,不把话说死才行。
孙丕扬低眉顺目的回道:“臣依旧此事不能一概而论。就以顺天府而言,顺天府尹是二品大员,若是在顺天府安排一位从五品的监察使,那么这位监察使是肯定起不到真正的监察左右。”
“所以,臣建议要因地制宜,根据各个布政司和府县不同的情况去设置相应的监察使等,才能够起到朝廷监察百官,守正祛邪的目的。”
孙丕扬这话耍了一个滑头,这次他不仅不没说要削减监察使的品级,反而还把顺天府作为例子拿出来讲。
顺天府自从被提格之后,就已经和大明十三布政司一样,都是由二品或从二品大员担任的,所以,孙丕扬将此话一出,感觉他好像是在抬监察使的地位。
与之前的话,好像是前后矛盾的。
但是,聪明的人从来不会以为这是前后矛盾。相反,他们会以为这是一种艺术,一种语言上的艺术。
朱常洛并未在意这种语言艺术上的废话。
朱常洛说道:“孙卿言之有理。然,孤想问该如何因地制宜?”
孙丕扬再拜道:“臣以为应按照朝廷现行之制度,比如六部之内,各部尚书为正二品,侍郎为正三品,监察使若只负责监察任务,应该略低侍郎一级,为从三品。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其不会干涉部务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