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碰到个别要面子的篡逆之君,他们或者还能好好活着,但绝对不会成新朝的政策制定者。
就好比魏征一样。
当然,魏征也不是李建成的老师,他是李建成养的谋士。
但是,李二为什么会留下他?
难道真的因为他是个人才吗?
可能他确实是位大才,但是,整个贞观之治当中,他的作用又是什么?
贞观之治的大政方针,他参与了几分?
他最大的参与就是他经常上疏劝谏李二的不是。
而李二也是人间清醒,他就是为了洗掉他弑兄杀弟逼父的骂名,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纵容魏征对他的激烈劝谏。
但是,后来又怎么样呢?
虽然,李二也说出了什么“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之类的场面话。
但是,他始终都没给过魏征一展抱负的机会。
心情不好了就把魏征的墓碑推倒了,想起来了又假仁假义的扶起来。
他只是拿魏征当工具人用了,然后,成全自己的千古贤名。
既然要给朱常洵封王了,那么这个好消息自然要再告诉一次朱常洛穿越而来时的第一位老对手——郑贵妃!
虽然,之前朱常洛已经在郑贵妃面前炫耀过了,但是,这种事情,多炫耀一次,不仅可以神清气爽。
《天阿降临》
更能彰显自己不计前嫌,兄友弟恭的优良品质。
所以,朱常洛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朱常洛传旨翊坤宫,说他要代替万历皇帝去看望一下郑贵妃,并向郑贵妃报告皇三子即将封王的喜讯。
孤独的居住在翊坤宫中的郑贵妃听到朱常洛的旨意后,她并无什么表示,也未回一句话。
传旨太监尴尬的站了一会儿,然后讪讪一礼走了,回到慈庆宫中复旨。
“贵妃娘娘可以有什么话带给孤?”
朱常洛漫不经心的问着复旨的小太监。
小太监小声回道:“回殿下,郑妃没有说话。”
朱常洛澹澹说道:“拖出去掌嘴二十。”
小太监听到朱常洛要责罚他,他吓的勐的叩首,“奴婢错了,奴婢错了。殿下饶了奴婢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