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我不苦。”李昀眸光温暖,努力伸手去握着骆百草枯瘦的手背,笑了,“我从来都不是一个人。”
第43章 铁血
刚下过一场秋雨,爽朗的秋风将窗牗稍稍推开了一条缝隙,空气中带着露水的清新味道。
李昀闻到了这秋意浓,忍不住从床上起身,披了件狐狸皮厚氅,脸色不再那般苍白,双唇是淡淡的梅色,柔软而湿润。
他随手束了玉冠,头发半披,站在窗前,缓缓拉开了木窗。
秋风拂过他身后长发,将墨发微微吹起,四散飞扬。
李昀心里忽得被轻轻一撞。
秋风不及那人温柔。
“殿下。”
向文轻轻敲门,端了早膳进门,将一碗热气腾腾的党参黄芪粥搁在了木桌上,又将木筷与瓷勺小心地摆好。
他呼了一口气,将双手在衣侧擦了擦,才上前去扶着李昀,轻声问道:“公子,今日感觉怎么样?”
“好多了。”李昀在圆凳上坐下,小口抿着药膳粥,端庄而稳重。
向文欲言又止,却还是没有说出口,抱着木盘,束手站在一旁,不言不语。
“阿文,有事想说?”
李昀轻轻地吹着热气氤氲的药膳,声音温和浅淡。
“没有。”
自从经历了漕运的生死之危,向文也没有从前那般胆小怯懦了。
他笑了笑:“殿下,阿武已经将马车套好了,午时便可以从驿站出发回承启。扶公子和骆先生也会一同前往,通关文牒和路上的盘缠小的已经准备好了。”
李昀搁下手中的勺子,眼帘微抬,看着向文那副努力成熟的模样,不由得哑然失笑。
“在我面前,有什么话就直说。”
向文抓着木盘的手紧了紧,犹豫了半天,在上前半步,在李昀耳边轻声问道:“殿下,现在时间还早,小的听说,靠近城门口的酒肆里有一个承启来的说书先生,连着讲了好几日的书。殿下若是身体撑得住,不如出去走走?”
李昀眼眸微弯,却没有戳破那小小书童的私心,只是温声说了一句‘好’。
同辉人口不足八万,比之望台,算是不折不扣的小城了。
即使是城中最繁华的客栈,内里装饰也不过平平,不过李昀游历三年,早已不在乎这些虚无的身外享乐,有衣庇体,有食果腹,已经足够。
他从客栈雅间中出来,踩着陈旧的木楼梯,迎着掌柜的诚惶诚恐地点头哈腰,微微抬了抬手:“不必多礼,本王无意打扰。”
掌柜也不主动上前招人厌烦,恭敬地退了下去,半弯着腰,目送李昀和两个书童走出客栈略显破败的大堂。
三人走在同辉的街巷中,沿着曲折蜿蜒的小径,遥遥看见一露天酒肆,火红酒幡迎风舒展。
伙计身着短褐粗衣,手中拿着铜酒壶,翩然辗转在一众酒客中间,替他们加满杯盏清酒。
李昀坐在最后,向文从袖口拿出三十个铜板,买了一壶酒,扶着李昀刚落座,便听见那围坐中心的说书先生猛地拍了响木。
“今日要说,孤胆忠臣跪殿前,不畏生死谏直言。”
“吏部左侍郎高大人领着国子监众人为国进谏,百人静坐,手捧谏折。禁门外大雨瓢泼,可无人退缩。”
“谏何人?”
“他们谏的,是那祸国乱政的摄政王爷,是那弄权豪横的裴家不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