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遵循的是警告处置,既然每个警察都经历过大量的枪械训练,自然不能让武器的使用权形同虚设,法律赋予了这个职业开枪权。”
“警察本身就是个高危职业,面对暴力拒捕,袭警,危害公众安全时,果断开枪对警察来说是一种考验,警察在警械使用过程中,如何合理的「自由裁量」便成了一个难题。”
“开枪,需要有所承担。但不能因为惧怕承担,而有所犹豫!新闻里可以看到很多警察怕开枪,而选择与罪犯肉搏,最后的结果就是导致牺牲。
那为什么会出现大量的谣言,我认为问题就是出于:警察这个职业和人民群众的意识隔阂,似乎群众对于警察使用警械总会带着有色眼镜。”
“开枪,不仅是保护群众,也是是保护执法权和警察自身的生命安全,维护法律的尊严,而并非随意的宣泄!”
薛桐每一句话说的都很直接,犀利,甚至她的语气特别冷漠。
主持人和林教授听的格外认真,毕竟这个来内地交流的香港警察,可以从多重环境角度,提供给民众一些全新的视角。
“那香港警队配枪规模很大,行动部门巡逻戒备是必须配枪,配弹的。那配套的监管和审核就特别关键,比如我们刑事课枪械鉴证,就属于配套服务,一旦警员从枪套拔枪,我们就得去按流程审核。”
“军械鉴证就是群众安全的第一道防火墙,通过科学的手段来,判别警方因不当错误地使用武器,以此提高警察执行任务的依法性,提高警员准确使用武器的实际能力。”
薛桐冲着林教授笑笑,“我也说句题外话。”
“这个处置警员不仅是你们公安大学的学生,也是我们香港警校的学生,据我所知这两所警校,应该算是亚洲最好的两个警校了,我并不认为从两所警校共同走出的学生,会是个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