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转瞬而过,很快他们就来到了安源城的城门口。
安源城不愧是一省的经济政治中心,它的城门可比潭县雄伟多了,城楼高大恢宏,由砖石砌成,甬道很长,来来往往的马车和行人在这里进进出出,一眼望去,几乎看不到尽头。
车夫驾着马车驶过护城河上的桥梁,林苏撩开车上的帘布,新奇地看着外面的景象,虽然在游戏人物记忆中也看到过类似的场景,但看电影总没有自己亲眼看到来得深刻。
只是林苏没有想到,在进入府城前他遭遇的第一个难题,竟然是堵车!
安源城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他们进的是北门,然而就护城河到北门这短短一段距离,他们就等了一个时辰!现在车子停在一个地方,一动不动,目测还要继续等下去的样子……
车水马龙、行人如织的景象看多了,林苏不免开始觉得无聊了。
什么时候才能进城啊?他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无聊的他只好开始骚扰徐覃,诱哄徐覃把刘海撩起来。明明在潭县的时候,林苏已经成功说服徐覃把刘海梳起来了,可谁知离近府城,徐覃又把刘海放了下去。
徐覃正坐在车厢里,闭目养神,消化食物,面对林苏的骚扰,烦不胜烦,忍不住睁开眼睛,抓住林苏试图撩开他刘海的手,丢了本书给他。
“乡试将近,各府学子齐聚安源,实力强劲者不少,与其玩耍嬉闹,倒不如温习功课。”说完,他自己也拿出本书开始温习。
林苏讪讪地把书放了回去,不敢再打扰徐覃。
在马车上这三天,不是林苏试图拉徐覃去散步看风景,就是徐覃试图拉林苏学习做功课。散步只有马车停下休整的时候可以干,然而学习却是时时刻刻都可以的,总体而言,徐覃胜利的次数更多,导致林苏现在一看见书就回味起了在颠荡的马车上被迫学习的感觉,忍不住想吐。林苏都想给徐覃取个外号,就叫“学习狂魔”。
看不进书,徐覃又拒绝交流,林苏干脆撩开帘子,坐到车厢外,与车夫聊天。
车夫是个朴实汉子,讷于口舌,对林苏这样的读书人还有些畏惧心理,一般都是林苏在讲,车夫诺诺称是,聊了没多久,林苏就找不到话题了。林苏无奈了,上次给他这种感觉的还是在后巷遇到的那个伙计。
无话可聊,林苏便又开始观察周围的行人来。
突然,他在人群中看到了两个孩子。
作者有话说:
终于换地图了!
总结一下,现在已经能自然地在文章中插入对话了,对话在文中的占比感觉也还可以。就是词汇量太少,描写的时候明明记忆中有一个很贴切的成语,但硬是想不起来,最后只能用大白话表达qaq
也许我该买几本成语字典、词语字典翻翻……
看了大神们的技术贴,什么白描、渲染、烘托、点面结合、托物言志、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天哪,这不是我初中高中学过的嘛!然而一个都不会用……
不过现在可以从最简单的学起,衬托(打脸是反衬吧?)、悬念(尽量在每一章结尾留下悬念)、伏笔(前面埋的伏笔差点忘了qaq)、借景抒情(景呢?景在哪里?这章描写源江府居然只用了一个“风景秀丽”,路途景色更是一点都没有描写,本来想写写有多么秀丽的,可是,手残……)。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相信,一直写下去还是会有进步的!(应该吧……)
现在已经填完签约信息啦,下周说不定就能完成签约~
第26章 方圆
看见这两个孩子周围无大人陪伴,孤零零地依偎在一起,林苏的眉头皱得死死的。他家的大人怎么回事?居然就这么把两个孩子扔在这鱼龙混杂的地方,太不负责任了吧!
那大一点的孩子约莫十一二,而小一点的看着只有六七岁,都穿着粗糙破旧的黑黄色褐衣,鞋子破破烂烂的,破了好几个洞,脚趾头一个不落的露在外面,都生得瘦弱可怜。小一点的躲在那大孩子后面,死死攥着他的衣角,畏惧又带点好奇地看着周围来来往往的人,见到有人拿出香喷喷热乎乎的面饼,还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捂了捂肚子。
见状,林苏的圣母心又犯了,这可是幼崽,人类的幼崽!虽然还没瘦到徐覃那种皮包骨头的地步,但也算得上是面黄肌瘦了。作为一个三好青年,他怎么能够看到有两个幼崽这么可怜兮兮的样子!幼崽,就应该白白胖胖,欢乐地朝人撒娇打滚。
于是林苏换上温和的笑容,拿出车里剩下的干粮走上前去,蹲下身来,亲切问道:“你们饿了吗?我这里有酥饼,要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