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页

“没想到在这里,居然能遇到先生!”王七叔激动地拉着林苏的手道, “先生, 我对你早就仰慕已久,一直都想着去源江府看望您,可惜脱不开身……谁知竟在这里遇到了!”

“先生的作品, 我早已拜读过, 尤其是您在乡试时做的那几篇文章,实在是格高意远、如裁云剪水。”

“先生的事迹, 我也都有所耳闻,无论是您‘怒斥方生扬威名’、‘翩然一笑迎丑女’、‘成竹在胸夺亚元’,还是您不屑于庸人为伍,‘鹿鸣宴上巧护友’……种种事迹,都不愧您狂生的名号!”

不知道为什么,林苏心中突然涌上一股莫名的羞耻,他只能勉强笑道:“您……实在是过誉了……”

“不,先生您当得如此赞誉!”说着说着,王七叔却突然叹道, “只可惜,痴情郎碰上薄情女,先生您一番热忱心肠, 却遭了冷水浮冰。虽然秋闱折桂,但终究是失去了身边娇眷。大抵‘世事两难全’, 说的便是如此了吧。”

这、这家伙究竟是听了什么传闻啊!

林苏连忙试图转移话题:“真是没想到, 王公子竟然对在下这么了解……在下不过一个微末举子, 哪有什么名气, 不知王公子是从何处知道我的?”

王七叔却有些羞惭道:“说来惭愧,我家祖上过去大字不识一个,曾见文人雅士吟诗作画,不免自惭形秽,所以自此就要求我们熟读诗书。家祖最喜读书人,每次各省乡试,他都极为关注。此次恩科,我们收集了各省亚元答卷。先生您的大作,在其中亦是佼佼。”

“我拜读了您的文章后,不免对您心生仰慕,拜托曲海省的友人探访,才知您种种事迹。果然只有如您搬光风霁月之人,才能写出如此格高意远的文章……还望先生不要嫌在下唐突。”

林苏:“怎会……”

眼见这王七叔又要夸起他来,林苏连忙拉过一旁的徐覃:“公子对我如此赞誉,我实在是担当不起……这位是我的好友,亦是此次乡试中折桂的举人。我的微末学问,在徐兄面前,实在是不值一提!徐兄的文章,才称得上是璧坐玑驰,文霞沦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