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 他的一腔忠心还是被太子辜负了。但应承平却没有气馁,还在努力地寻找太子的下落。
如此有仁有义的忠义之士,他不当王, 谁还能当王?
如此充满智慧和能力——应承平打下的地盘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又有如此宽阔的胸襟和容人之量——应承平毫无犹豫地奉太子为主, 并且善待俘虏, 从不杀俘。
跟着应承平, 完全不需要担心“飞鸟尽, 良弓藏”的下场。
简直是所有臣子的理想君主,还是一个仁君。
正因如此,正当应承平焦头烂额地应对太子私奔一事时,却发现,突然有昌国的无数能人志士前来投奔他。
他底下的队伍,迅速膨胀。
和应承平过去的手下不同,这些人投奔应承平,一开始就打着辅佐应承平、让应承平称王的主意。
故而应承平天天耳边都有人在暗示:
“头啊,你该称王了!”
“头啊,别装了,你究竟什么时候称王?”
“头啊,你现在不称王,还等什么时候!”
……
当然他们的原话不是这般简单朴素,而是各种引经据典,有时候还会说上几个通俗易懂,又意味深长的寓言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