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了几个村子已经被洪水淹没了,虽然现在洪水已经不再大幅度加大,但是却依旧积攒在田地房屋处,稍微低洼的地方,积水已经淹没了屋顶。
李润看着不远处在牛皮纸上记录什么的温习清,问:“这里的村民都已经撤走了?”
“是,洪水开始前几日,叶知府已经早早通知了人撤走,现在大部分难民还在辰州,只是……”
李润蹙眉,说了温习清没说出来的话:“只是朝廷现在不肯拨款下来,辰州县衙内的地方有限,很多难民去了怀善寺但更多的难民只能在辰州乞讨。”
温习清点头,情绪纷杂:“是。”
这时候,划船的萧桓注意到了不远处露出陆地的地方,“太傅,您快看就是那里!”
-
信是一日前写的,信鸽足足一天才从广南飞到了辰州,萧长恒本以为自己没多想那个人,但看见窗外房檐上的信鸽时,这些天满的要溢出来的思念,冲毁了绷紧的河堤。
他急躁的将信鸽上的信筒打开,里面一个巴掌大的纸条上写着李润亲笔四个小字。
拆开信封,却只有简单几个字。
李润:“一切平安,君勿念。”
萧长恒抿了抿唇,嘴角不自觉的抬了抬,随后,他唤房内小厮:“取来文房四宝。”
小厮很快拿着文房四宝进了王爷的内殿,只见书案前的男子,眼含笑意,平日不苟言笑的那张俊脸上,现在正如三月桃花绽放。
萧长恒提笔,给李润巴拉巴拉写了足足两页纸,最后信鸽的信筒放不下了,便只好带着信走了一趟渊天阁,将自己的猎鹰派了过去。
前日,郁子音听说萧长恒派暗卫召了东厂的人,之后萧长恒便没再动作,今日他突然来了,却只寄了信。
渊天原本只为大晟办事,从脱离开后,便开始成了一个独立的党派,再加上背靠怀善寺威名远播,便成了三国鼎立时期的最大的私有暗卫营,之后楼兰吞并吐蕃大晟又被宦官半架空,三国纷争,渊天的主要目标饲主便是三国的富商。萧长恒身居渊天阁主,魏琛是副阁主,在下面是以影为代号的三十名顶级暗卫,最下面的死侍则数量庞大,这些人现在都交由郁子音管理。
“吐蕃那边的消息已经查探清楚了,一直还在和东厂的那些人联系,估计半年之内必有大动作,”郁子音将两方来往的密信呈给萧长恒:“殿下,咱们当真就这么坐视不管吗?”
萧长恒扫了一眼,沉声:“不,暂时先观察,等魏琛那边先摸到他们的底线再做下一步的定夺,若他们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届时东厂这些人,就不足为惧,若真有联络想要起兵,那就让楼兰和大晟撕,我就不信到时候怀善寺那群人还能坐得住。”
郁子音蹙眉:“倘若,他就是不肯出来,殿下还要强攻一次吗?”
萧长恒浓眉一挑,失声一笑:“不会,再有月余,便是那个人的生辰,三年了,他不会不出来。”
郁子音没再说什么,萧长恒为这件事已经筹划了多年,若是没有十足的把握,他一定不会贸然行事。
等那老皇帝出山,逼他为温家洗清冤屈,一切便尘埃落地了。
-
李润一行人走到那处陆地上,将船停靠岸边,发现此处正是下游仅存一个没撤离的村庄,村子地势要比周围其他村落高些,所以成了茫茫水面上的一座小岛。
几个瘦弱的少年,正在水边摸鱼,看到他们一行人过来拿着叉子一连往村子里跑。
萧桓要追被温习清拦了下来,等他们走到里面,便看到了更多困在这里的村民,虽然还有陆地,但是周围大多数房子也是被冲毁的,不足十几亩的地方,中央的一处破旧的房子外,足有上百人。
四人皆是震惊。
数日前温习清只是派了萧桓自己划船去查探了一番,据说看到了下游的一处陆地上有难民的影子,本以为是有数十人,所以温习清才想着想办法多弄几条木船,乘着雨水下的时候,将人再回岸上。
上百人,用船载回去肯定不现实,广南一带物资匮乏,他们乘着的小船还是县城里仅剩的,怎么可能再找过来多余的船只来拉人。
但是,无法短时间将人挪走,他们也没有其他的办法,现下大雨还不知道何时才能休止,拖一天便多一天的风险。
四人对着泥土里坐着站着、坐着、躺着的人群,众多的难民一看就是被为困多日,眼前能吃的东西一件也没有,就连地上的杂草都被扒了个干净。
人群反应过来后,像是绝境中看到了一丝希望,开始乌泱泱的哭喊。
“大人!终于有人来救我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