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承回过神:“让他们在外间等候。”
丞相跟太傅正在外间翻着太医给楚若开的药方,见楚承出来连忙行礼,又问道:“公主今日情况如何?”
“已经好多了,太医说应该随时能醒过来。”
两人松了口气:“陛下,公主已然回宫,现在既然情况稳定,是不是该把公主的身份昭告天下并为她封号了?臣是怕夜长梦多,再生变故。”
楚承点头:“朕这两日也在考虑这事,只是封号一时想不出好的,既然你二人提起,那就着你二人拟几个封号,等若儿醒过来再由她挑选。”
姜太傅却说道:“臣已经想好封号,公主于楚国有大恩,不如就封为护国长公主,也算是名副其实,依老臣看陛下还是早早宣布了,此事倒也不必等公主醒过来。”
楚承不解:“为何如此着急?太傅又不是不知道,若儿自己主意正,我们如果替她做主恐她醒来不喜,还是等她醒来后问问她的意思。”
姜太傅是亲眼见过楚若在大禹时对那个大禹公主的态度的,他心里的隐忧实在无法说出口,只能坚持:“朝上最近也一直在为此事争论不休,民间也有议论,公主不知何时醒来,陛下还是早早宣布了也稳定人心。”
其实不难想象,楚若是楚国的大功臣,在百姓心中如神明一般尊崇,可她回来这么久却未曾听到任何封号,很多人都私底下议论皇上是不是要过河拆桥?况且楚若的真实身份楚国所有百姓甚至大部分朝臣也都不知道,他们只以为皇上忌惮楚若的功绩跟在百姓心中的威望,所以迟迟不肯为她封号。
皇上却不在意这些,只是犹豫:“可若儿之前来信……”
“那是公主以为自己回不来了,不可与现在相提并论,依臣的意思还是早早为公主请封,稳定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