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真的不能理解,明明是让他们全家骄傲的姐姐,明明前不久所有人都还在夸赞她,视她为弥河坝的出息人物,怎么转眼就变成了这样,他为姐姐不平。
他问得认真,曲南风想得也认真。说实话,她并未接触过类似的事情,但现代那么多小说以及电视剧,她在医院躺着的时候,唯一的消遣也就只有这些,看多了,虽然不曾遇见过,但多少也能明白些。
可一对上曲西风澄澈的双眼,所有话就被咽进了喉咙。她在这双眼睛面前,真的很难将那些阴暗面一点点分析给他听。
“大概是嫉妒我优秀吧。”
她若无其事冲着曲西风眨眨眼,“不是有句话说的好嘛,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可能我就是那颗大树吧。”
“姐,你怎么能这么夸自己。”
明明不是说他,曲西风却红了脸,不过,他眼睛亮亮看向她,“姐,你现在这样真好。”
像颗明珠一样展现在众人面前,发着光。怕她多想,他又急急补充一句,“当然,以前也很好。”
曲南风笑笑,被转移了注意力的曲西风重新恢复了活力,抢过她手中的碗,唰唰唰用水冲了几遍就塞回了灶台上。
现在已经快中午了,曲家人都在地里忙活,农历四月到八月,正是乡下最忙的时候,要收油菜,种花生,最主要的是要栽秧苗,栽秧苗是大事,事关大队一年的粮食问题,大队长一向重视,当然能赚的工分也多,男的做满一天能赚十个工分,女的则是八个工分,这时候,工分就是另个意义的钱,就靠它年底换粮食了。
说起油菜,曲南风倒还想起件姥姥说的事,大概在50年代到70年代之间,曾经在南方大面积推广一种日本油菜,后世是叫胜利油菜。
这种油菜产量相比本土油菜,产量更高,抗病性也更好,可是是冬性油菜,一般都是在八月左右种下,然后到第二年的五月多才能收。
一般来说,正好是三四月种完花生红薯后,然后栽秧苗,栽完秧苗就可以去收油菜了。一个接一个,完全没有休息的时间。
不过曲家人也乐意没休息时间,不止是他们,其他人也是这么想的,毕竟多做会就多点工分,来年就能多点粮食,想想他们都充满了干劲。
但再干劲也要吃东西,上工的人一般是不回来吃饭的,等着人送来,然后吃完休息会就得继续干活。曲家人之前都是曲母或者曲大嫂换着回来做了饭,再拿过去,后来曲南风回来后,就换成了她。
曲南风虽然干得少,但这些活也会,只是味道差点。不过这个时候,味道都不重要,只要能填饱肚子,什么都能吃进去。
等后来她出了事,曲母就没去上工,留在家照顾她,顺带做饭,现在曲南风好了,哪怕曲母再不乐意,也必须得让刚好的曲南风做了。
毕竟前面耽搁了好几天的活,她又是妇女主任,得做起这个好榜样,必须去,不然多的是人在背后讲闲话,告状。
曲母以前不会这么想,但遭过女儿这事后,她也算是看破了,既然都在看笑话,那她更要活得好给人家看,气死他们!再有,曲母也抱着点别的心思,曲南风前几天昏迷不醒时,大队里其他嘴碎的妇女说她女儿活不了,把她气个半死,想骂又怕骂了折女儿的福,硬是忍了几天。
不要以为她不知道,这弥河坝上哪个屋里的年轻小伙子不惦记她家女儿,让曲南风出去走走,也好让人家看看,她女儿好好的!你们家的小崽子也就白惦记吧!
曲南风估计着时间差不多,也就开始做饭。但第一步生火就失败了,虽然有着原来的记忆,她也确实按照记忆里的步骤来的,可就是生不起火,弄得自己一脸黑灰不说,到头来什么还是原样。
也好在曲西风还没走,她只能顶着一张大花脸去求助。曲西风被她那样子逗笑了,边笑边帮忙。
曲南风心大,任他笑也没事,打点水擦干净脸,就开始炒菜了。在曲西风生火的期间,她就决定了做什么,一碗香椿煎蛋,一碗清炒丝瓜。
丝瓜是刚刚长成的嫩丝瓜,细长的小小一条,拿勺子刮掉外面的皮后,切成片就能下锅炒。
曲南风前世也没做过菜,只能凭借自己看的众多美食视频,学着样子去做。
她用的是猪油,一个瓦罐装着,里面白花花的,用筷子撬了一块起来,等锅热就放下去,等油差不多化开,就把掺满了切碎的香椿的鸡蛋液倒进去,滋啦啦的响声在铁锅里蔓延,没一会,香椿煎蛋的味道慢慢散开。
曲西风边看着火,鼻腔里全是香味,这不久前才吃了水蒸蛋的肚子又咕噜咕噜作响。他忍不住探着头,询问着曲南风什么时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