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 352(一更) 刘备入关

“这位太守……似乎和袁本初的几位公子不太一样?”简雍望着袁耀离去的背影,小声嘀咕道。

“大约是成长环境不同所导致的吧。”刘备想了想回道。

他几乎没有和袁耀有过早于这一次的交流,的确无法确定他的这出表现是否是在袁术死后才有的变化。

南阳这地方几乎是被长安朝廷已经占据的领地所包围了,没有什么直接面对的军事危险,袁耀做出这等无为而治的表现,或许是为了顺应刘表的意愿,或许是出于自保的想法,又或者是在这等环境下必然出现了一种生存方式,也没甚可指摘的。

袁耀所提醒的让他在长安城中往来小心,或许也并不是一句随便说出的话。

刘备说道:“我等到底算是囚徒,确实该如袁太守所说,还是先谨言慎行的好。”

这里已不是徐州了。

甚至在经行过南阳地界后,他身边能为他出谋划策的人还会再少掉一个,只因陈登要前往洛阳便得先自南阳进入颍川境内,北上轘辕关,刘备则是该当往南阳郡的西北方向去,经由武关进入关中。

自此,便是分道扬镳,短时间门内不会再见了。

他刚想到这里,便见陈登朝着他走了过来,而后朝着他深深地行了一礼。“府君此去长安万望珍重。”

刘备并不怪陈登转投乔琰麾下,甚至应允她前往洛阳,协助荀彧在此地经营民生。

若非陈登选择了他,他此时可能还只是屯兵沛国境内的荡寇将军,绝无可能一度坐上徐州州牧的位置。

若非陈登在徐州治理政事之中对他的协助,他无法在这数年间门于徐州境内积攒起这样的民望。

又若非陈登为他的一番功绩陈述,他还无法被从行将被处斩的状态中得以名正言顺地解脱出来。

此刻他难以避免地落败在了下风,陈登的身上却还背负着志业追求和下邳陈氏的希望,他又怎能拖对方的后腿呢?

“此后就不必再称呼我为府君了,这世上已无徐州牧刘备了,只有将往长安的罪人刘备。”刘备将陈登搀扶了起来,说道:“何况,你我不过是一个往洛阳一个往长安而已,又不是要面临什么死别,既然同在司隶境内,总还是能有再见机会的。”

“元龙,我等着看到洛阳重回百万民众的那一天。”

陈登没有做出这等承诺,刘备也没接着说下去。

当刘备朝着武关方向而去的时候,他转头便看到在他所乘坐的马车后头,陈登还伫立在那里许久,似乎是在为他前往长安的前路感到担忧。

直到只剩下一个模糊身影的时候,又朝着他所在的方向俯首作揖良久。

自此之后,便真无主从关系了。

刘备长长地叹了口气,既觉得轻松了几分,又无端怅然了一阵。

但在进入关中地界后,他又已没有多余的心力去考虑陈登的情况了。

逐渐鼎沸起来的人声里,关中平原虽经历了去年旱灾却还算肥沃的土地,京畿之地分布着的严防驻军,操持着各种口音的商贾,都一个个映入了刘备的眼帘。

这些人和事物,在因官道开敞宽阔而加快的行路速度中,像是走马灯一般快速地在他的眼前晃过。

长安城郊的灵台明堂等建筑和贴邻护城河外侧的繁盛游春景象也相继出现在了他的视线中。

直到车马的速度逐渐降低,停在了距离城门还有一小段距离的位置,因要等候前头的检阅检查,他也得从马车上下来,他便终于踏足在了这关中长安的土地上。

这就是今日的长安吗?

刘备望着面前的长安城墙不由失神了一瞬。

这城墙上依然残存着经历过战火的斑驳——

或许有昔年赤眉军进攻长安之时留下的,或许有乔琰及其部从进驻长安诛杀董卓所留下的。

总之这些痕迹似乎并没有因为在此地建立了新朝便需要做出任何多余的修缮,让其变成崭新洁净的状态,而是坦然地将其展现在世人面前。

但作为一堵都城城墙所能起到的庇护效果已是足够了。

在这往来民众的面容上,好像没有任何一个人觉得这些划痕会影响到王城面貌,也绝不会影响它的存在所能带给人的安全感,只因在他们的脸上有着一种极具感染力的平和。

比起徐州民众更为清晰可见的生计在望。

典韦忽然开口打断了他的沉思:“刘使君,请吧。”

刘备整顿了一番心思,回道:“好。”

他们并不像是押解犯人的官兵和囚徒一般,趁着夜色入城悄然入城,将他带到刘虞的面前,而就是在这样一个日光明媚的午后,在城门口往来的人群与平日里并无差别之时,像是前来长安述职的官员一般走了进去。

走的正是长安的南城门,也就是那条长安新路。

当刘备走在这条特殊的水泥路上之时,他恰好听到远处街巷内有人喊了一句,“乐平月报三月刊,欲购从速!”

他下意识地抬眼看了看天色,这好像只是长安城里很寻常的一天。:,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