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后面差点被队友坑,也只是因为他过于幸运,这个世界上还需要一些平衡。
贝克汉姆看着巴西人明晃晃的笑容,这才说出他们三个都没有告诉他的秘密。
“他在找你哦。”
“啊?”
“进球后,他只是给助攻的埃弗拉竖了个拇指,接着就指向了替补席哦。对,就是你想的那个动作。”
万人迷的话,让卡卡立刻想到自己在进球后,指向小主席的画面。
这也让巴西人表情凝固了一瞬,才缓缓问万人迷,“他就没发现我不在替补席上呢?”
万人迷摊手:“那就要问他的那副amani金边眼镜是不是装饰品了。”
卡卡:“……很有道理。那他怎么做到的射门?可他长传一直很好,不可能是懵的啊。”
懵的?
如果让在场的球迷听到这句话,无论他们身穿红色球衣,还是蓝色球衣,都不会认同他的观点。
自从小唐主席打入那个世界波后,别说球场快炸了,就连渣浪都跟着炸了!
毕竟你如果说曼联主席在曼联的热身赛上去守门,这种事儿路人看到可能会惊讶,可在球迷眼中,这只是人家朱老板2年前就玩过的梗。
所以除了观看直播和现场的球迷外,大部分球迷都觉得曼联的小唐总,和申花的朱老板也没什么区别。
如果说真有区别,那就是比朱老板多了点自知之明,毕竟人家朱老板可是和德罗巴搭档锋线呢。
可等到比赛进行到半场,唐某某扑乔尔单刀的gif全网流传,就有不少球迷表示唐总威武,唐总也是练过的,甚至还有人开玩笑,表示支持唐总。
搞得不少曼联球迷,在中场15分钟都为唐总的扑救能力和脚法正名去了。
可这有什么用?
他们说破天,在没有看球的球迷,甚至是路人眼中,这只是一场友谊赛,而且在这位小主席上场后,更像是一场表演赛。
至于扑救能力,球迷们就更有话说了——
虽然是扑了一个单刀没错,但这扑的只是申花外援乔尔,不是阿内尔卡,更不是德罗巴,就被你们吹成圣卡西扑罗本了?
曼联球迷气得够呛,有心人已经想好赛后就去下载录像,直接剪一剪自家小主席那骚出天际,堪称今日上海一景的传球。
他们计划得好好的,过了仅仅2分钟,就发现自己的“雄心壮志”,只是多此一举。
打脸何须他们来?
小主席啪啪啪自己上了。
门将的扑救水平,其实是很难衡量的。
就算是同一场比赛,守门员面对同一个前锋,在同一个位置的射门,他能否扑出他的射门,就和装在密闭容器里的薛定谔的猫一样不可捉摸。
但进球就不同了。
进了就是进了,在十二码前进的点球,就是十二码的位置,在禁区弧顶25米进的球,就是25米,在禁区外40米开外进的世界波,那就是实打实的神仙球!
更重要的是,这场比赛有对比啊
纳尼开场两次试图在禁区右肋抽射,结果如何?
小邱两连扑啊。
之后鲁尼啊,伊布啊,莫德里奇啊,人家小邱也是连拒啊。
最后还是克罗斯的那个看似不经意的爆杆抽射,直接把小邱干趴,打开了他的十指关,搞不好上场结束前,小邱还能零封呢。
而在之后,小邱表现也还行啊,所有的丢球那都是力有不及,是个正常的,没有雅辛附体的门将都得丢。
在这样的情况下,唐总打进了这样一记神仙球,也就顺理成章地把中立球迷干服了。
甚至已经有球迷在某胡和渣浪上询问,唐某某的那记远射,到底是什么水平?
而被曼联球迷狂吹不止,让现场球迷不断高呼的小唐主席,是否也在享受球迷们的欢呼,享受成为全场最亮的那颗星的感觉呢?
如果这个问题,真的问到了唐总脸上,他只能呵呵。
享受吗?
在进球的瞬间,在肾上激素还在姐姐之时,他当然是享受的。
但他很清楚,那个远射能进,固然有他这段时间苦练的结果,可真正牛逼的,难道不是二十余载苦练不辍的斯大爷吗?
吉格斯、斯科尔斯、贝克汉姆,无论他们在场下如何,但在老特拉福德的训练场上,他们永远是最让同行痛恨的卷王。
所以进球后,他只开心了那么一瞬间,就在进球后,向卡卡之前指着他那样,指向了替补席的大爷。
进球属于大爷。
牛逼属于大爷。
我只是大爷的人形挂件,挂在了大爷粗壮的大腿上。
那颗点燃球场,点燃无数国人足球血液的进球,并未对小主席带来什么真实感和满足感,可队友们的坑他表现,却实打实地拉高了他的血压。
先是蒂亚戈·席尔瓦的弹射……
如果不是他不放心这些坑货,反应迅速,早就被坑了。
这些家伙之后安分了吗?
当然没有!
按照费迪南德的说法,你一个门将都进球了,我们后防还是0球1助,这让我们怎么混?
我们也是要面子的!
在抛下这句话后,他们就彻底不管他的死活了,进攻能插就插,能套则套,仿佛上海的闷热天气,也无法对他们造成魔法攻击。
在他们能坑则坑之下,在接下来的十分钟内,我们的小唐主席体会到的已经不是被军训的感觉了,而是堪比坐牢!
就在他第n次看着空荡荡的后场,委屈地看向爵爷时,今天一直稳坐,好似雷打不动的苏格兰老头,终于起身了。
爵爷看了一眼替补席,然后就点了点坐在一起的三人组。
没错,吉贝斯组合,要重出江湖了!
爵爷要将他们仨一起换上场。
在看到贝克汉姆、吉格斯和斯科尔斯,一起套上热身外套时,整个球场都沸腾了!
看到卡卡、伊布、马斯切拉诺、蒂亚戈·席尔瓦等等新援,曼联球迷幸福吗?
当然。
这是一个让他们永远难忘的夏天。
但看到吉格斯、贝克汉姆和斯科尔斯一起上场,完全是另一种感受。
因为对于曼联球迷来说,他们已经不仅是他们本身,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名叫92班。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标签,名为曼联青训。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过去二十年间,居然神奇地将自己的名字,写入到了他们的青春里。
现在,青春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