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他走远了,姜红鸾还温声地劝慰着鸿佑帝,鸿佑帝端起茶盏,直饮了半杯下去,才顺过气来。
“不知与谁学了一身恶脾气。”鸿佑帝说。
“徽宁性子随她母亲,陛下仁慈,请多担待些吧。”姜红鸾说。
鸿佑帝眼神微微一变。
方临渊起身开口道:“陛下息怒。在侯府这些日,公主待臣温和,对待长嫂也极尊敬,想必只是不善言辞罢了。”
“你坐吧。”鸿佑帝说。“不必为她说话。”
方临渊低头。
“今日见你,是有另一件事。”鸿佑帝说。“玉门关来了折子,询问朕你何时返程。”
方临渊闻言,神情微顿,继而心下狂喜。
原本他上月还朝,就是为入宫复命来的,原本复命之后就会归还。但是皇帝颁赏之后,因着他与赵的婚事,一直在京中耽搁至今。
皇上这话,是自己可以回边关了吗!
他忙抬头,正要回应,却见皇帝叹了口气,道:“玉门关事务繁杂,但你与徽宁毕竟新婚燕尔,朕自不能拆散你二人,使得你们新婚分离。”
能的!当然能!您可快点拆散我俩吧!
方临渊险些当场跪下请旨。
“微臣确是倾心公主多年,如今得蒙皇上垂爱,迎娶公主,自不愿与公主分离。”他离座起身,控制着自己的神色,庄重地说道。
“但是,陇西十八城方回归大宣不过月余,边防不稳,胡匪虎视眈眈。每每念及陇西诸城于突厥铁蹄践踏后的萧条情状,臣昼夜难安,不敢耽于儿女情长。”
说到这儿,方临渊俯身,朝着鸿佑帝叩首。
“请皇帝准许微臣尽快赶回玉门关,以拒突厥!”
鸿佑帝的面上露出了几分动容,转头与姜红鸾交换了一个眼神。
片刻之后,鸿佑帝叹了口气。
“大宣有良辰如爱卿,是朕之幸事,也是大宣之幸呐。”他说。
“微臣不敢。”方临渊让他夸得有点惭愧。
“好吧。”鸿佑帝抬手道。“玉门关无良将驻守,也是朕一块心病。只是还有一件事朕需你替朕来办,待此事了结,你便启程去玉门关吧。”
“陛下请讲。”方临渊忙道。
“突厥前来商谈停战通商事宜的使臣已在路上,据说是突厥王储那仁帖木儿。”说到这儿,鸿佑帝的神色严肃了几分。
那仁帖木儿,方临渊当年射死的那只白虎就是他的。
此后方临渊也与他交手过多次,深知此人难缠。去岁他一路带兵打到玉门关时,便是他带兵驻守,直在玉门关顽抗了三月有余,才终被方临渊攻破。
“据说此人粗莽霸道,绝非善类。这些日鸿胪寺正在筹备接待使臣的事宜,许多事没有头绪,多次向朕请旨。朕想着你与他交手过多次,想必对其有所了解,便想让你从旁协助,待合约议定,再回玉门关。”鸿佑帝说道。
当日他攻破玉门关后,突厥便派使臣前来求和。按照双方议定的时间,再过月余,突厥使臣便会抵达上京。
那仁帖木儿向来难缠,议定合约时必然会横生枝节。
想到他离开时萧索冷清的玉门关,方临渊一时忘记了自己的倒霉事。
“微臣遵旨,定不负皇命。”他俯首道。
鸿佑帝满意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