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初春的夜风吹起帘幔,窗外街市上热闹的灯火将赵睫毛的阴影拉长在他脸上。他完好的那只手扣在膝头,一动不动的,是他有些紧张。

这是他第一次亲口予人承诺。

旁侧的方临渊却正饶有兴致地看街口的那个吐火艺人,闻言笑了一声,随口道:“那也不必。真要补偿我,他日你事成离开,赔我个正常夫人就行了。”

赵扣在膝头的手微微一收。

他转头看向方临渊,许久,低声问道:“……正常?”

马车碌碌而行,恰好经过街口。呼的一声响,那艺人一口火竟直吐了三尺之高,周遭一阵叫号,就连方临渊的眼睛也亮了起来。

“什么?”他兴致勃勃地回过头,没听见赵说了什么。

却见赵眉眼一垂,转头看向了另一边车窗。

“没什么。”他淡淡地说。

方临渊见状,啧啧称奇地摇了摇头。

这么精彩的节目都视而不见,赵当真是个能成大事的狠人。

当天回去,方临渊便派人去请了大夫给赵重新包扎了伤口,又借口让赵养伤,理直气壮地仍宿在自己的扶光轩。

宋照锦听说了此事,还专门派人送了药膏给赵,让他这几日好好养伤,不必去晨昏定省。

方临渊终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清静,习武纵马,还看了两本京中时兴的话本子。

第三日,他甚至有功夫与鸿胪寺的一众同僚并卓方游一道去饮酒。

前段时间的共事,也实是让方临渊和他们混熟了。除年节时各国来使觐见之外,他们素日清闲,为人也温厚,卓方游说他们为替方临渊避嫌,还专门选在了月华楼这样价格适宜、食客众多、常有官员出入往来的地方。

方临渊便没有拒绝。

“听说侯爷与卓将军不日便要回玉门关了,我等趁着今日休沐,也算为二位践行了。”于洮在饭桌上笑着说道。

“各位大人太客气了。”方临渊笑着说。

“无事。卓将军前日还答应我,要替我带玉门关的好酒回来,今日便算我们先付这好酒的报酬啦!”旁边的官员笑着说道。

听他此言,席间众人皆笑起来。

他们如今熟稔,几个官员又都是好性子的人,一餐饭吃得宾主尽欢。几杯酒下肚,他们也愈发放得开,有人开始痛心疾首地说起自家夫人,也有人凑到方临渊身边,问他北方那种只长刺不长枝叶的植物方不方便带回来给他看看。

众人说笑之间,于洮神神秘秘地将方临渊拉到了窗边。

“今日见侯爷,我忽然想起昨日在衙门里听见的话。”于洮说。“想来想去,还是知会侯爷一声。”

“什么事?”方临渊问道。

于洮说道:“昨日宫里传来消息,说派去与那仁帖木儿和谈的官员碰了硬茬,皇上愁眉不展两日了,怕是过些时日便要召见侯爷。”

“硬茬?”方临渊微微偏头,不解道。“是那仁帖木儿提了什么无理要求?”

于洮压低了声音:“他要让皇上嫁女。”

“岂非荒唐!”方临渊一愣。“是他们丢城弃兵而去,怎还敢让大宣送公主和亲?”

“是呀!”于洮应声。“可是那突厥蛮子据说无赖得很,说不是和亲,而是自己夫人去世,鳏居一人,想要娶我大宣女子。还说不是皇上嫡亲公主也无妨,随便哪个大臣之女,哪怕民间女子,安个名头嫁给他,他都不嫌弃。”

“现在说来好听,日后谁知他会如何对外宣称?”方临渊眉心拧得死紧。

“说得是啊!”于洮说道。“据说那些大人们争执两日了,也没个结果。昨日开始,已经有人上奏陛下,说让您去与那仁帖木儿交涉了。我想着您到时怕是猝不及防,不知如何应对,便提前告诉您一声……您只不要外传便好。”

方临渊闻言,凝眉点头道:“是,我知道。大人一片好意,我心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