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页

“哦?”他没有直接回答,却勾起了鸿佑帝的兴趣。“爱卿此话怎讲?”

“诸如微臣,虽熟读圣贤之书,但对军饷、兵将一事,可谓一窍不通。”只见鸿佑帝说道。

“这样的案子,若要彻查,想必接触过兵士粮草的武官更加合适。但按陛下所言,兖州的军中错综复杂,想必还需要御史台或大理寺的大人在旁共理,才可稳妥而不出意外。”

鸿佑帝似乎对他提出的这个方案很是满意。

“武将与文官……”他沉吟着,愈发觉得元鸿朗的提议深得他心。

江南案后,他对朝中的大臣们多少都有不放心之处。但若是能让他们互相监督制衡,那么他的担忧便尽可以迎刃而解了。

“爱卿所言极是。”鸿佑帝点了点头,又问道。“说起武官,爱卿觉得,方临渊此人如何?”

元鸿朗略一沉吟,似乎并没有多想。

“微臣对方将军了解不多。且不提他在陇西的战绩,单说这回为陛下剿匪,看起来是个心细负责的人。”他答道。

“嗯……”鸿佑帝点了点头,打量着他的神情。“那爱卿觉得,此人可用否?”

“微臣不敢断言。”元鸿朗却摇了摇头。“若说才能,方将军确是可用之才,但陛下也要防着他僭越。若他伸手太长,凭着些许才能就要替陛下做主的话,此人便断不可以用。”

鸿佑帝沉思着,回想起了方临渊刚才觐见时的模样。

他办事的确干净漂亮,每次安排他做的差使,做得都好极了。

以至于好地令人忌惮……不过,他似乎的确没生出过僭越职权、为君王做决定的心思。

即便是这回,他率先查出了兖州军的龃龉,也只用了最笨的办法将贼寇全带回了京城。

方才入朝回禀时,他也只谈案子,根本没有任何想要跟进探查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