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是我自己投资自己来做,那相关的条件我会卡地更严格一些,毕竟,我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更不能保证我每年都能有多少的收入。我还是要考虑量力而行的。”
敬老院建起来,前期苏奶奶活着的时候,这份儿钱自然就是要从她的收入里扣除掉的,可是后面呢?
如果哪天苏奶奶不在了,这笔钱又要有谁来承担?
如果是私有的,那就好办了,接下来也不需要国家费心了。
可如果是国有的,那问题也不太大,苏奶奶只需要每年拿出一定数目的钱来,余下的事情就不需要她来操心了,也不需要苏家再额外地安排各种人手,只需要定期地过来督察就可以。
但是如果是公私合有的话,那就会比较麻烦了。
苏小软考虑到了当下的政策以及县里的实际条件,觉得还是弄成国有的比较合适,这样还能提供几十个工作岗位出来,而且到时候她再安排几个人进来监管,问题应该不大。
“我建议你还是要找张书记谈一谈,他对你的印象很好,羽绒厂一建起来,立马就解决了咱们镇上两百多个就业岗位,而且因为有了羽绒厂,镇上明显也繁华了许多,我听说你们那个镇子,要被列为后续五年的重点扶持镇。”
苏小软早料到会是这样。
毕竟有一家红星蘑菇加工厂,还有一家羽绒厂,这个气势就已经起来了,其它的乡镇,那是拍马也赶不上的。
“对了,听说镇上的服装厂开不下去了,最近正在考虑着转卖,你有兴趣吗?”
苏小软犹豫了:“这事儿我听向磊哥说了,镇上的服装厂地方太小,而且里面的设备大都老旧不能用了,我就算是接手了,还得重新再置办,还得往里砸钱,并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