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不成他们几个小新人还值得两个首席一起来指点?
只不过他们没想到闫老师来得这么。
一个上午都没过去呢!他们连首席的认可都还没能得到,何况是严厉出了名的“闫王”!!!
抱着琴往台上走去,路过闫同贺身边时,他们都礼貌地躬身道一句“闫老师好”,心底则疯狂哀嚎,祈求古今外各路神仙保佑自己这遍排练可以超水平发挥,千万别突兀到被闫老师盯上。
嗯……或者让姜扶瑶继续“顶锅”也行,反正她方才也是最“突出”的那个。
回到各自的位置,调整好坐姿,几人面上没什么情绪,一副准备好了的模样,实则慌得一批。
第二十二章 姜扶瑶竟得到了他们首席的……
方才被当众点名, 姜扶瑶并非真如表面上看起来那般平静。
甚至是难堪的。
的确,在娱乐圈的这几年,她因“演奏能力”被骂也不是一次、两次。
但那都是作者的锅, 她问心无愧。
可被指挥单拎出来, 甚至麻烦首席开了“小灶”,耽误人家的练琴时间……
这完全是她自己的原因。
如果路遥锦在,可能还会反过来讽刺她:“自己都没做好准备,怎么好意思说别人的。”
琴背与锁骨轻触,隐约的凉似透过针织衫直侵肌肤。
坐在板凳上,姜扶瑶微微抿唇,看着面前的谱子, 神情认真。
这次排练,她一定要演奏好!
基础摆在那儿,经过两小时有意识的练习, 姜扶瑶对乐团的演奏模式迅速上手。
已然能做到与首席无二, 更遑论融入小提琴第一声部的众人之。
而随着这次与其他声部合作的排练, 她也对乐团演奏有了更深的了解。
相比音色单一的独奏, 交响乐通过各个乐器的完美碰撞与配合, 无论画面表达还是气势场面都更丰富,也更强调指挥的重要性。
看似是乐手们在吹拉弹唱, 实则是指挥家在“演奏”。
乐手们就是他的乐器。
人们欣赏交响乐时经常指明听某个指挥家的版本, 便是因着其他指挥家的版本都没有指挥出他喜欢的“味道”。
右耳是单音合奏的同谱旋律, 左耳是低音和声的第二声部,抬眼是第一次见面便给了她“下马威”的指挥。
对习惯独奏的姜扶瑶来说, 这无疑是非常新的体验。
近十分钟的演奏,适才一曲结束。
演奏员们手臂垂下,身体微微放松, 等待闫老师的点评和建议。
“在我说之前,你们先讲讲自己对这次排练的看法吧。”
拉过来一个木凳子,坐下,闫同贺看着台上面容尚稚嫩的孩子们。
说说他们自己的看法?
乐手们面面相觑,有些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