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约,等会就要考试了,你紧张不?”李天景手里拿着小风扇,燕京的夏天也太热了。
李天景身高一米八六,长相并非让人可以一眼惊艳,但胜在有辨识度,五官没有什么短板,足以撑得住荧幕。
反正闲着也无聊,李天景对着周以约练起了他的台词。
这次的考试大家的文本是一样的,李白的《将进酒》,但台词表演方式自拟。
坐在他对面的周以约,相貌是不挑角度的好看,这种长相可塑性很强,很适合荧幕。一双眼睛格外出色,瞳孔颜色并非全然的纯黑,清清透透,在镜头下极适合传达情绪。
考试开始,负责考试的老师就位。
学生们才发现来的并不是他们熟悉的那些老师,而是从燕京电影学院毕业后在影视行业里深耕多年的实务佼佼者。
有以一部《江海湖》斩获百灵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桂冠的瞿唐与吴东流,影帝郑启阳,白敛,祁归等。
这群站在娱乐圈峰顶的人,也许也只有母校能让他们放下身段了。
考试分成三组,李天景和周以约都抽到了郑启阳与吴东流。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周以约在之前的课程里,台词功底一直不错,成绩很好。
但是,吴东流听完后,眉毛皱了起来,“你的台词清晰有力,这很好,但是如果放在实际表演中太刻意。”
周以约是这一组最后一个考生,吴东流就跟他多交代了一句,“台词不是独立化的,它是一个场景下的产物。”
其实今天这场考试并不是为难学生,闹这样大的阵势,也是为了给他们出校园打一个预防针。
当所有学生考核玩集合的时候,郑启阳念起了这首《将进酒》,此刻,他站在那里,便如巍峨高山,难以攀越。
李天景没忍住,对着周以约说,“以约,我靠,郑启阳老师也太牛批了吧!”
“确实,郑启阳老师真的很厉害!”周以约仿佛从这短短几句诗中窥得那一抹惊才绝艳的灵魂。
“以约,以约,回神。”李天景手放到周以约面前挥动,跟招魂似的,“以约,暑假打算怎么过?”
没等周以约回答,李天景就自己把自己交代了,“我得先回家一趟,然后去《卷珠帘》剧组,梁陌给我推荐了一个小角色。”梁陌是李天景的室友,童星出道,别看现在也才二十岁的年纪,已经是个十五年经验的老前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