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眼里有几人认为会是喜事,权势滔天又如何,婚事不就是昭告天下,将兄长是幸臣,是佞臣的言论摆到台面上,世人可以不议论,但世人不会不如此想,难敌悠悠众口。”
“可现在不也有这样的言论吗。”萧扶玉沉了眉宇,“朕若大婚便是给卫玠正名,他不是幸臣,朕与他可为夫妻。”
“陛下觉得兄长是入赘,还是陛下嫁入,入赘兄长如何不是幸臣,陛下嫁入卫家,可失了君主威严,这些名誉之事也都可以不是问题。”
卫顼神色里掠过一丝无奈,“但陛下,到时的意义可不一样了,兄长一面掌管半壁江山,一面与陛下结为夫妇,嘉朝江山是萧家的,不是陛下和兄长的。”
“所以朝宗师大族有几人是诚心祝愿,史书上会如何记载,后人又会如何看待这位卫氏皇夫,兄长考虑的不是成婚与否,也可以不在乎自己的抉择,但不能不考虑卫氏历来赤忠至诚的史记。”
卫顼神色淡然,“成婚是喜事,但一旦昭告天下,兄长便要做出一定的让步,监察司多年不也在严令京都的舆论吗,臣想他应该不是生气,而是需要好好想想,所以才会南下,陛下为何不帮兄长想想到底如何选择。”
“宣告天下的婚事,如果不得天下人祝愿,那有什么意义。”卫顼停顿下来,恭恭敬敬地作揖,温和道:“陛下和兄长喜结连理,但昭告天下,就没这个必要了。”
萧扶玉心绪微沉,她的确没有考虑这么多,只想和卫玠在一起,不管是她嫁入卫家,还是卫玠入赘。
已经历三世的折腾的她,只想像寻常夫妻一样,平平淡淡的就可以。
可就像卫玠说的,她是皇帝。注定不是寻常人,也不会像寻常夫妻过平平淡淡的小日子。
一直以来都在让卫玠做出牺牲,她极少考虑过他的立场,或许这真的需要好好想想。
第一世的时候,他是许多做过违逆卫氏族训的事,但都是卫家不复存在之后,天下大乱,卫玠作出的抵抗和报复。
殿内陷入了一片沉静,卫顼的神色始终温润淡漠,就像简单地站在卫家的立场,将所有顾虑说了出来。
“兄长是个逆反之人,但也是个慎重之人,不管是怎样的选择,他都有他的想法。”
萧扶玉凝视着卫顼,久久不语,不禁缓缓道:“你似乎变得比以前通透了,不再强调对错。”
卫顼抬眸看向她,有片刻的停顿,最后苦涩一笑,缓缓道:“人嘛,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看得通透,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言罢,卫顼拱手退下,殿内仅有些许雨声,他的背影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萧扶玉微顿,目光重新回到龙案上的奏折,是关于南方水害的回报奏折,卫玠所写
第110章 结局(下) 相濡以沫,不离不弃……
六月梅雨, 南阳汉江暴涨决堤,淹浸四千余户人家,民声怨气, 卫丞相,工部侍郎亲临汉江治水。
历时月余, 筑提束水显露成效,汉江下游的, 村庄农田均得以振灾。
事态逐渐好转, 却仍旧细雨蒙蒙, 官兵汉子皆投身于修筑堤坝决口上,数名工部官员冒雨于高岸处奔波,潮湿的泥土黏在鞋底, 举步不便。
卫玠站于堤坝附近,一袭玄色劲衣已被雨水淋湿,手持着布匹制的图纸,他面容上皆是雨水,时不时望向众官兵搬运着沙袋。
在卫玠身旁的是户部侍郎苏子, 这次修填堤坝的诸事, 也是由他开展的。
虽然小雨连连,不过决堤口已被筑起高沙石块, 封了江河水, 剩下的任务就是多作翻查, 勿再出决堤的意外。
卫玠将图纸转交给苏子,目光从众官兵身上收回来, 侧眸间,只见不远处站立着一位衣裙干净的女子。
熟悉的容颜使得卫玠定了定睛,她撑着淡白的油纸伞, 身着一袭碧色衣裙,眉目精致,娇美动人,手里提着绛红色的食盒。
站于潮湿泥泞的小路上,显得清雅脱俗,这般娇娘难免使人移不开视线,在这种地方,是不会出现女子的,自然也引起了众人的关注。
工部侍郎得见来人,显然一惊,瞪大了双眼,陛下这副妆容,他行礼也不是,不行礼也不是,便指着人支支吾吾,“呃这?”
然后就被女子挽着鬓边发丝,瞪了一眼,工部侍郎才没把接下来的话说出来。
是谁也没想到她的出现,而南阳天高地远的,多数人没见过天子尊容,见识也少,京都的那些事没传过来,众人自也不识得,还以为是谁家小娘子迷路了。
细雨绵绵,堤岸下是汹涌江水,一去不返。
卫玠心绪微沉,提步向她走去,略微紧张地问道:“你怎么来了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