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芸琅答应会想法子,但她也不敢保证自己一定能解决这个难题。
老太君对做媒很感兴趣,给邵芸琅想了几个策略,比如官府补贴聘礼,比如强制婚配,或者是从外地购买一些女奴。
有些老兵二十好几快到而立,这样的年纪还娶不到婆娘要么穷要么奇丑,并不会嫌弃女方是何出身。
“这些法子只能解决个别人的问题,主要还是缺人,得想个办法引入人流。”
可如今是和平时期,没有大灾大难,谁又会无缘无故离开故土往北边迁移呢?
最后邵芸琅把主意打到了北边的塞外游牧民族身上。
之前因为西凉掀起战事,许多部落往北迁走了,但越往北气候越恶劣,一到了冬季,严寒和饥饿会死许多人,这些部落未必不想迁回来。
还有东辽,那是东北最大的人口聚集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邵芸琅看着都眼红。
不过如今东辽内乱,几位王子争权夺势,置百姓生死于不顾,境内百姓生活困苦,也有大批流民往外逃跑。
不过大
庆与东辽征战多年,两国势同水火,那些流民哪怕在草原上流浪也不敢进入山海关。
邵芸琅并不介意接纳东辽百姓入关,但北六州的百姓未必答应,朝廷更不可能轻易接纳这些流民。
底层士兵的婚配不好解决,但年轻有品级的小将们却是不愁的。
邵芸琅在端午这日办了一次龙舟赛,邀请了军营里七品以上没有娶妻的武官参赛,各家官夫人又在湖边举办了一次女子才艺大赛,虽然互不干扰,可是远远地也能看到彼此。
繁花入个眼,总有那么几对能成的,没成的也能留下个印象,之后要说亲就容易多了,总比两眼一抹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