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静轩堂而皇之地摆烂:“因为不画在这里就解不出来。”
季闻的成绩一言难尽,在学校却是非常讨老师喜欢的学生。如果问他“听懂了吗?”,他的回答大概率会是“没有听懂”,但在讲解过程中,他从来不会质疑老师的思路。不但双眼锃亮看起来特别专注,还会时不时点点头,特别捧场。
就算他是在神游天外,老师也气不起来。
得到了方静轩摆烂的回答,季闻凑合着接受,继续提问:“那为什么要用这个公式啊?”
“这种类型的题就要用这个公式。”方静轩说。
季闻点点头:“嗯~我记住了。”
方静轩张了张嘴,忽觉如鲠在喉,感觉好像一套连环拳打在了棉花上,不但毫无成效,自己还陷了进去。
“你真的记住了吗?”他确认道。
“嗯,记住了。”季闻信誓旦旦,“如果遇到一模一样的题,我肯定能做出来,但问题是遇不到……”
方静轩懂了,季闻纯粹是在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数学,而对深层次的逻辑和原理一知半解。尽管这些题都是换汤不换药,可对于季闻来说,每一道新的题目都是一碗陌生的汤,所以他的数学才烂。
这也是大班教学的问题所在。老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将每道题的深层逻辑都抽丝剥茧,也无暇关注每个学生是不是真正理解了,以至变成填鸭式教育。
自学能力强的孩子和基础薄弱的孩子,他们的差距只会在这个过程中越拉越大。
季闻的确很需要一个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