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她睡了懒觉,这会儿,二伯已经进城去了。

她存了一肚子的好奇,还想问问温先生那边是怎么安排的。

但眼见奶奶、师姑和娘亲都坐在一边吃饭说笑,想必一切都很顺利,她也就不惦记了。

李老太一边给孙女剥鸡蛋,一边嘱咐,“吃完饭,就要把你耽搁的功课捡起来了。上午跟着何嬷嬷学规矩,下午去找蕙娘。你那个缝了一半的荷包,明日肯定要缝好的。”

佳音埋头喝粥,还想装傻,就被娘亲敲了脑袋,她只能抬头,笑嘻嘻应下,“好,福妞儿听奶奶的话。”

“马屁精!”陶红英嘴里笑骂,手下却给闺女挑了一些鱼片放到碗里,“多吃鱼,人家说多吃鱼的小孩更聪明。”

佳音忍不住吐槽,“娘,那多吃鸡爪子是不是手巧?给我炖两锅吧,荷包太难缝了!”

李老太和崔夫人差点儿喷了嘴里的粥,都是笑的不成。

陶红英被闺女气的头顶要冒烟,“我看你啊,不是手笨,是猪肉吃多了,像猪一样懒了!”

众人更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不管是不是情愿,吃过饭,佳音又开启了她的小学童生涯。

何嬷嬷那里还好,经历了小主子的倦怠期和飞速期,她已经找到了适合小主子的教学风格,那就是——佛系。

具体模式就是,一老一小对坐喝果汁吃点心,累了就去院里院外溜达两圈儿,说说闲话儿,讲讲故事,碰到小主子感兴趣的地方,她就多说几句,顺带教教规矩。

这般两日下来,一个教的没啥压力,一个学的轻松,也算卓有成效。

但到了蕙娘那里就不成了,女红的基础,就是日积月累的磨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