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说明走李师这条路也是一条青云路啊。
对于自己的第一批弟子,李文很是严格。
“我知道你们读书是为了什么,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李文看着底下的弟子们那有些不服气的眼神,微笑:“别说不是为了这些。死读书的傻子又不是没有见过,人人都是鄙视的,而不为人鄙视的就是那些通过读书获得了颜如玉和黄金屋的。”
“更何况,我们读书人最擅长的就是给自己披上一层光鲜的外衣了,结社弄权什么的不都是历朝历代读书人干的吗?”李文打算从政治学和社会学开始给自己的弟子们讲起。
他也思考要不要讲一些哲学的东西,哲学毕竟连通着数学和自然学科,这样的话,能从根本上扭转眼前弟子们的思想。
于是,李文合理的给自己的弟子们安排了课程,他并不急着让这些人立刻接触数学物理等学科,他要给他们树立起“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科学”的思想,这样才能一代接连一代的将科学的思想传承下去,成为一个流派,成为世界的启明之处。
李文的弟子们完全的陷入了一个懵逼的状态。
他们需要接受的信息和要领悟的内容太多了。几千年来,古今中外的人类智慧的结晶都被李文用一种生动形象浅显易懂的方式表示出来,然后与自己的八位弟子讨论。尤其是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这三门学科对于现在流传的儒家思想、法家思想是极大的冲击。
如果说儒家、法家等讲的是政治上和生活上一些处理事情的方式和观点,那么哲学等学科就是形成了一个体系,将思想的不同,社会发展变化的原因等等剖析陈述。
整个世界,从未如此清晰的展现在他们眼前!
李文精心挑选出来的弟子还是很给力的(现代心理学的心理测试是非常有效的),他们接受李文的教导,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每个人都被李文展现在面前的前所未有的世界所震撼。
特别是当晚上的时候,李文带着他们登上高山,拿出望眼镜让他们观测星空。
所有人都被宇宙的宏大所震撼。
“每个人都是如此的渺小,对于宇宙之中的星体来说,我们的存在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情。人生苦短,若是不干一些与世人有益之事,那岂不是白来这世间一趟。你们是我李文的弟子,你们身上的责任更重,要让整个世间都明了我科学一家的重要,知晓天理地时,不被愚昧贫困所欺,这就是科学家的重任啊!”
科学发展至今,主旨就是为了人类的发展和延续,生存和探索而行。
科学,就是为了让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未来更加光明而存在的!
作者有话要说:还有两章本世界结束。
恩,下一个世界是修仙的,敬请期待吧!
第13章 第二个世界
自然学科,最注重的就是学以致用。
所以,李文在教学的时候,就带着自己的八位大弟子开始在北方大地上游历。北方与南方,一条大江一条山脉之隔之后,地理环境气候温差植被就完全的不同了。
种植的作物自然也完全的不一样了。
李文还是比较庆幸的,虽说这个世界跟自己原先的世界完全的不一样,是一个新世界了,因为历史也好,地理环境分布也好,基本上完全不同了,但是人文环境,历史发展的脉络竟然都是差不多的。
“我们可以从一个地区的历史发展之中发现,站在我们整个国家的角度,每个地区的发展轨迹也是不一样的。”李文在西北之地摊开一本古书给各位弟子们梳理文化脉络,建立他们的大局观,好让他们分析事物的观点和方法更多,能够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或者全局的角度上进行思考,“语言的不同,种植作物的不同,风俗习惯的不同会造成各种显而易见的差异。”
在西北转了一圈,留下如何更好畜牧,收集饮用水的方法,搜集了一些可以用的上的植被种子一些书籍之后,李文就带着学生们向关内进发了。
“我们所要学习的东西,就是将这些差异统计起来,然后总结其规律,找出一条普天之下都适用的道理来。”李文站在黄土高坡之上,阳光金灿灿的洒下来,万里无云,一望无际的坡地让人胸中豪气顿生。
“比如说,我们如何让这一片土地重新生长出绿色来,如何进行植被保护,确保人民能够生活在这里。”李文下达了一项科研任务。
跟随李文小班教学差不多有了两年的弟子们就开始忙忙碌碌起来,有关植树造林沙地还绿的知识李文还是交过的,几个人分工合作,与当地的村民里正一起测量外加努力,在李文教导的科学养地的理论下——幸好现在是初春,适合一些耐旱植被的生长——将他们之前在西北收集的一些植被种过来,一旬十日都没有过,这些以往光秃秃的土地之上就冒出了绿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