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文深深的觉得自己需要干点什么,学以致用造福大众本来就是科学应有的态度。

嗯……总之,自己要学习,要努力啊!

拿出最开始的时候在国外啃面包屑喝凉水的毅力来,就算不是为了这个世界,只是为了自己,都应该好好学习!

李文一点都不在乎自己这个破旧的小院子环境,反而觉得这样很好,很有研究的氛围。屋子里有两张桌子,一个书桌一个饭桌,外加一个书柜一个衣柜和一张床,较少的家具显得这个屋子十分的宽敞。

除了李文自己的所在的房屋以外,还有两间杂物间,正好成了个凹字型,然后外边套了三层的院子,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固的法阵,让里边的人没办法轻易的出来,外边的人修为不到辟谷的也没办法进入。

也就是说,这简直是个绝佳的闭关学习地方啊。

不过说实话,对于初学者来说,一个人闭门学习是十分不好的,没有老师或者同学在一同讨论,指出争取的道路来,一个人学习是很容易走歪,并且发现不了自己学习过程之中的一些错误的。

幸好李文保存的有原身的记忆,他像是保存磁片影像一样,将原身的记忆和知识都按照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归档存好。每当学习到一个新的知识点的时候,比如炼丹之中最基础的控火手势、对丹炉的维修保养、炼器之中对于所选材料的分类等等,李文都会先自己记忆一遍,然后用鱼骨或者树形记忆法将最重要的点串联起来。

对于所学的知识,记忆方法是很多的,但是关键是要找出适合自己的一款,在做题或者应用之中不至于理论知识和实际脱节。

学习的最开始要打好基础。

因为,最基础的知识,其实就是这个世界最本源的构成。

作者有话要说:李文:系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系统:一直以来都是宿主仰视我啊!为什么我现在这么苦逼?!这不科学啊!

法则:啊啊啊啊——来了个大宝贝,一定要好好招待~

第18章 第三个世界

李文在自己的小院子之中看书看得不知春秋,不过是最基本的炼丹知识,他就整整看了两年,写下了无数的心得。

这个世界跟中国的古代很像,说到药物的剂量或者配比的时候,除了几钱几厘就是少许或者多量,然后就是记录一下投入的顺序,然后描述一下熬药是大火小火或者慢火快火什么的就完了……总之一切考领悟,一切靠天赋。

李文看这屋子里的炼丹书,从最基础的蓄灵丹开始,什么注入灵力少许,待药液半紫半红,加入天晶微量……半紫半红具体是什么程度?温度到了多少?少许具体是多少?微量具体到多少毫克?前期炼制的相对步骤简单的丹药都是如此操作的,到后期的需要更多材料进行炼制的太神丹也是如此描写。实在是太模糊了,无法进行标准化操作。

李文是学生物的,生物跟药学本身就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他看这这些炼丹书格外的有些不适应,在习惯了精确到小数点之后的医药配比之后,再看这些……李文就忍不住想要开始做实验。

不行了……等出去之后必须要将实验室建起来!不仅如此,还必须要将这些丹药的炼制标准化。如果能列出反应的方程式就最好了,根据方程式就可以很轻易的进行一些化学反应上的配比,理论上的推测了。

这样想着,李文在自己的记事本上添上了一笔,他的记事本上已经列了一大堆的需要操作的计划。作为一个学习有规律的人,李文基本上每天都会写下明天要做的事情,但是却并不会特意的规定时间。因为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的,只要当天将事情做完就可以了。

不然以他看书看得会忘记时间的习惯,规定的时间去干什么的话,往往会打断思路,效率反而会底下下来。其实李文的活动相对来说还是非常有规律的。

在之前的世界之中,李文教授除了看书之外就是做实验或者教学生,要不然就出去出席各种会议与学者们一同交流,思想碰撞共同提升。

而在这个世界之中,李文除了看书之外的活动就是修炼了。修炼真的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只要静下心,按照记忆之中的法门进行修炼,就能感受到一股神奇的温暖的感觉或者称为能量在自己的体内按照特殊的规律流动着。

李文把能量在体内流动的轨迹画了下来,并且对比身体构造进行了一番推论。

人的身体从根本上来说是由各种各样的细胞组成的,中医所说的经脉也好,穴位也好,其实是人类身体内骨骼关节或者经脉动脉相对集中或是分叉的区域,也就是细胞相对集中活跃的地区,按摩或者理顺这些地方对人的身体的确有好处,但是必须注意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