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因着盐是必备用品,若长时间缺乏,身体会受到损害,没有钱的百姓只能想方设法讨品质差的私盐应付。
现在贾从修兴致勃勃来商谈合作,梁萤计划把安县目前的盐价压下去,保证老百姓吃盐不至于太困难。
他们占据了安县,自然不会把盐税上交到朝廷,故而给贾从修定了官价,由先前的一斗二百五十文,压到一百六十文。
这意味着贾丛修只要在安县售盐,就不能超过每斗一百六十文。
梁萤许诺给他两成盐利,每斗他能得三十二文钱。
扣除制盐的盐户工钱,公家得盐税每斗约一百二十文左右。
这是贾丛修要缴纳的官盐税。
目前大井村的盐场有一口盐井六座盐灶,每天能出十二石。
贾从修无需用算盘,只在脑中飞快过一遍数目。
衙门给他定下的私盐税每斗则是一百三十文,他缴纳盐税后运出安县贩卖。
外头的官盐几乎飚到三百文一斗了。
他做私盐自然要贱卖才好脱手,哪怕卖二百三十文一斗呢,也能得一百文利润,可比在安县境内的官盐得利多了。
双方一番细致商讨,盐引八百贯买两年贩卖期限,只要卖出去的盐越多,衙门和商贩都得利,可谓双赢。
李疑在一旁协商,两边折腾到傍晚才把这起合作契约给敲定了。
次日贾从修非常爽快地带来购买盐引的金锭,梁萤让李疑取了入库,做账目。
随后把盐引发放给他,也就是卖盐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