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包里已经有压缩饼干和水了,番茄酱再怎么也无法填报肚子。
池小闲正想把它丢掉,忽又想到,这玩意儿有颜色啊,糊在脸上岂不是能更像丧尸一点?还可以避免有人还把他当做正常人来靠近他。
他挤了一点在脸上,用食指推开一些,又照照镜子……
颜色似乎有些鲜艳,不过还是可以稍微唬唬人的。
池小闲没再去找其他的食物,包里的东西够他吃三天。三天过后,他怕是已经没有什么意识了。
过了一晚上他竟然还保持着意识思维,已经让他感到非常意外了。
估计以后每天都会像是开盲盒:不知道自己会出现什么症状,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变成真正的丧尸。
出了校门,池小闲朝远处望去,遥遥地看到了一排耸入云霄的大厦,它们横亘在天际,像一把把匕首劈开天空,散发着冰冷严酷的金属光泽那里是高地最核心的地方,行政和经济中心。
但他显然不能去那里,一旦去了被军队或者警察发现只会落得被一枪击毙的下场。就算没有军队,大概也不会有医生敢冒险给他治疗。
池小闲本来就不喜欢全是钢筋水泥的地方,于是他决定朝着相反的方向走。
学校所在的核心区在高地的西南角,只要他从现在这个地方继续沿着西南走,他就可以离开核心区,离开高地。
池小闲怕遇到人,开始想选一些隐蔽的小路走。但他方向感很差,小路上很可能拐错方向,而且代步器需要在平滑的地面行驶,要是小路不够平坦或有石头砖块什么的,他可能会翻车。
池小闲想来想去,还是选择了公路。
这条公路池小闲有印象,是每次从机场到学校必走的。只不过他到学校就下车了,公路延伸至更西南方向的路线并没有体验过。
路面的状况差得出乎他的预料。好几辆侧翻的汽车横亘在路中央,其中一辆身子的一半已经冲出了围栏,悬停在桥上,看着令人胆战心惊。
他还遇到了一辆被火烧得彻底、焦黑得只剩一副骨架的大巴车。车里似乎还有乘客,池小闲只看了一眼便立刻挪开了视线,深吸一口气,抑制住砰砰直跳的心脏。
这些车辆显然没有任何获得救援的迹象,已经不知道在这里停驻了多久了。
和灾前的各个国家单一政府相比,联合高地因为内部势力派别众多,人员原国籍多样,政府机关的重组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混乱。即便进入了相对稳定期,面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也多少有些力不从心。
这是池小闲在大一政治课上所听到过的分析,但他觉得这次丧尸事件已经不止是力不从心的程度了。
分析的老师原本是北欧的籍贯,他说自从他出生起就从未看到过任何一座完整的冰川。冬天室外的温度能有将近十摄氏度,在海面上的礁石上,趴着很多瘦得只剩皮包骨的北极熊尸体。
高地的气候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已经快十月初了,白天是盛夏一般的酷热,公路边上的尸体传来阵阵令人作呕的气味。池小闲不得不掀起衣服遮住口鼻,当成口罩用。
高地真正秋天的到来,要等到十一月份。或者说,高地并没有春天和秋天,从十一月份开始,温度就会在半个月内迅速骤降至零下,接着是铺天盖地的暴雪、冰雹等一系列恶劣气候。
池小闲用空了一个代步器的电池,因为没地方充电,他果断抛弃了它,正准备换下一个时,忽然听到身后传来车辆行驶的声音,池小闲心头一颤,赶紧将代步器挪到路边上,自己则躲进了一棵枯树底下。
枯树没有树叶,并不能遮蔽他,他只好头往树干上一歪,开始装死。
那是一辆货车,货车白色的车厢上印着“制方生物”四个蓝色的字体。
池小闲看了一下它的车牌,“南I5538”,“南”代表的是南方高地,“I”是指注册地在第九区,也是高地的重要工业区。
奇怪,九区的车不去核心区,反而去郊外干什么?
和他一个方向,难不成也要驶出高地吗?
如果能搭车的话肯定很方便,但池小闲不敢冒险,他还是独自一人更安全些,无论是对别人,还是对他自己。
那辆路过的货车并没有注意他,池小闲待它开走后,继续上路。
公路边出现了一排排废弃的房屋。有的顶梁歪斜着,像是被重物压倒过一般,屋顶的瓦片间荒草丛生;有的甚至连封顶都没有,残垣断壁,只剩下半截儿墙根,裸露出银黑色的钢筋。
四处是一片萧条。
又不知行驶了多久,蹲在代步器上的池小闲差点困睡着栽下来。他好不容易撑起点精神,刚好最后一个代步器的电也用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