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可周哥儿明明在刘家过的好好的,而且刘家两老什么人,村里人都知道。

周边人均是窃窃私语。

“这周家,啧啧啧,真是不要脸啊!”

“就是,以前我都没看出来。”

“这周叔和李婶老了,脑子不清醒糊涂了,他那两个儿子,竟也跟着糊涂。”

“切,这哪是糊涂,这是精明过了头,糊涂人可算不了这么清,也干不出这种事。”

“这家人,真是想银子想疯了,这缺德事儿都干得出来。”

“周老二不是有个闺女么,我看今儿他们这么一闹,我看以后谁还敢上门去娶他们家闺女。”

“谁傻了谁就去,没准今天娶回来,明儿缝两个荷包卖得了几个钱,后儿个周家又来劝回去了。”

“哈哈哈,说的是啊!”

他们说的小声,可人多了,也能听见一两句,什么不要脸,不是人,没见过这样当人父母当人哥哥的。

周老大和周老二听的脸红。

但凡识趣点的,要点脸的,就该走人了。

可这会两人都没动。

第92章

钱财惹人眼,遭人记。

周哥儿每天都给醉宵楼送一背篓的菜,多的时候四五十斤,少的时候二三十斤,之前村里有那好事者暗地里算过,他一个月光是给醉宵楼送菜就能赚一两多。

村里人总觉得那些大老爷儿进醉宵楼吃饭,点的也肯定多是肉菜,醉宵楼一天吃不下多少菜,五六十斤应该是顶了天了。

可周老大周老二两人经常去镇上给打工,清楚得很。

村里人爱吃肉,有钱人家却是肚里都是油,爱吃菜。

吃饭也阔绰,一桌总是几个菜几个菜的点,有肉有素,但真说起来,其实是吃不完的,就每盘尝个鲜。

哪像他们这些吃都吃不饱的,即使是煮个野菜,吃完了,那盘都恨不得伸长了舌头再去舔一遍。

周哥儿送的那点菜醉宵楼根本就不够用,还得让小二另外出去买。

醉宵楼之前有跟几家菜农合作,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现在都是自个采买。

刘家就一块菜地,说大不算大,说小也不算得小,是于周哥儿只能每天卖那么多。

可他们周家不一样啊!

他们家在村头就有两块菜地,每块都一亩多,大得很,因为家里人少,之前就只种了一块,另一块都拿去种红薯藤、种花生、种黄豆这些东西。

要是周哥儿回来,这块菜地也开出来,都拿来种菜,好好伺候着,那一天摘个八九十斤的都不成问题。

八九十斤,菜不同价不同,但都按两文钱一斤最低的价算,那一天也能赚个一百八一百九,虽不到两百文,听着好像也不多,可对没有门路,赚大银子跟登天一样难的,除了卖粮、卖柴火、卖鸡蛋的农家人来说,一天一百多文,是他们做梦,梦里都不敢这么想的数目。

一车干柴火不过二十几三十文,一篮鸡蛋攒半个多月也卖不了多少个子,卖粮食就是在割他们的肉饮他们的血,这会好不容易有个轻松赚钱的门路,周家哪里肯轻易放弃。

家里两个孩子大了,聪明伶俐又乖巧,若是送去读书,将来定是能有大出息,能光宗耀祖的。

他们周家世代蜗居在小河村,从没踏出过扶安镇半步,能不能走出去,周家的门槛能不能被撑起来,就靠小一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