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在安和县可谓是轰动一时,大家是议论纷纷。
但这一事儿,也让大家晓得了,新来的知府大人,是个有本事的,也是个好的,肯为他们老百姓做事。
家里的麻袋和镰刀,该收的收了,好官他们不打。
安和县周遭几个县令和几乡绅大户想过来拜访,却被告知,知府大人已经不在安和县了。
赵哥儿带着唐阿叔、小风和滚滚蛋蛋去了安平县,安和县是他们初来乍到打响的第一炮,先头就有无数人观望着,这会儿再走出去,没那么多人再想着要打他们了。
但想要扭转所有人的观念,只这一战还不够,有些人思想根深蒂固,赵哥儿这次还是带了十个禁卫军。
他们皆是老弱妇孺,不得不妨。
……
蜀安离安和县有三天的路程,方子晨带着剩下的二十个禁卫军和三十个秦家军往蜀南打马而去。
乖仔坐在他怀里,抓着个脸大大包子,吃得香。
“父亲,你真滴不来一个吗?”
方子晨:“我刚吃了三个了。”
“父亲,你这胃口不得哟!”乖仔有些担忧的说。
旁边的石林杰都看不下去了,他是秦家兵,先头一直呆着涸洲城里,来了安和县后,又下到了别的村去管理,跟乖仔并不是很熟。
“小少爷,你不是说你今天胃口不好?”
“系滴呀,乖仔要去做大事,好几天不得见爹爹和弟弟,乖仔不开心。”乖仔嗷呜又吃了一口包子:“乖仔不开心,就没有什么胃口鸟。”
石林杰脸色难言:“可是,可是你刚才已经吃了三个包子了。”
“乖仔以前西三个包几,还要再西两碗饭。”乖仔说。
石林杰:“”
真是太可怕了。
他几乎有些怜悯的看了方子晨一眼。
临近蜀南,方子晨让秦家兵分批将带来的九辆马车赶入城。
蜀南在涸洲来说算得上富饶,起码这边镇上瞧着是比安和、安平两县略微好一些,而且每年饿死的人最少。
涸洲南边商人多是走蜀南官道前往溱洲等地做买卖,因此整个蜀南镇就‘繁华’些。
涸洲商人不算怎么富,做的基本都是小打小闹的生意,一年赚个两三百两,往常押货进城,多是八/九个小厮护卫,一车货,一车人,能用得上十几个护卫,两三辆马车的,这是大商人,不常见的。
可这几天却是不太一样儿。
蜀南县城里,前前后后,一共来了三位大商人,队队好几辆马车,前头先来的两队,一瞧就是阔绰,护卫都骑着马,那商人老爷,有一位还镶着两颗大金牙,最后来的那队,瞧着应该是一对父子,瞧其穿着像是不怎么有钱,但是看其样貌体型,没吃过上百斤猪肉是长不成这个样子的,那个头,光吃菜可长不得那般高,再说那脸,冷白皮,俊模样,哪里像普通人家里头养出来的。
龙虎山那一带匪患猖獗,许多商人都是扮穷,因为人土匪如今阔绰了,有格调了,寻常小鱼小虾的他们已经看不上眼,抢就抢大的。
这对父子怕是也想‘装模作样’,不过人长得俊,走哪都有人巴巴的望两眼。
这会就见着这父子俩去了路边的小商贩那个点了两碗汤粉,那小娃子呼啦啦吃了几口,后头想举着碗喝汤,一不小心却洒到了衣裳。
“啊!父亲,好烫哟好烫哟!”那小娃子跳起来。
他父亲赶忙给他脱了外头那件衣裳,后头听到旁边人的抽气声,又赶忙的给那小娃子穿回来。
先头大家就觉得那矮矮的小娃子长得是可可爱爱的,但有点不对劲,走路脖子一直往前伸,驼背一样,又似乎上头挂了什么东西,沉得他小脖子直不起来,这会算是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