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头造纸厂和化肥厂建起来的时候,小风一直都跟在赵哥儿旁边学习,北安县那边方子晨又和县令提前打了招呼,这会儿小风过去,赵哥儿是一点都不担心的。
虽然小风才十几岁,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他做事稳妥着呢!比方子晨都让人省心。
月底,方子晨和赵哥儿带着孩子回了平详村。
夏景宏还未回信,但方子晨觉得他只要不傻定是会同意的,于是又下了文书招兵。
先头只在蜀南、安和县、安平县四个县里招,这会儿南北两边全部下达过去。
新年期间,大家走亲访友的,一些事儿,该晓得的恐怕也都晓得了。
可这会听着官老爷说完了,感觉不对劲。
什么军人优先啊?
当兵家属看病还能减价?
这还能这么好?
先头匆忙,很多条例并没有实施到位,如今跟着文书一起下达的,还有军人优先等一系列政策。
为了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方子晨也是拼了的。
毕竟招的人实在是多。
条件不够‘惹眼’,来的恐怕是少。
而且这些兵招上来了,虽说一个月还有一百多文钱拿,但其实真算起来,一天也不过是四文钱,比厂里干活的少多了。
外头其他洲是没有这样的政策的,可方子晨到底是现代人,跟他爷爷混得多了,最是尊敬这帮人,人当父母的能把孩子交给国家,是对国家的信任。
孩子一走,过年过节的也不能在身旁‘有付出就必然会有所回报’。
先头怎么个征兵流程,大家也都熟了,没半来月名单就统计了上来。
这次一共招了三万六千多人,加上先头的三千来人,差不多是四万。
赵哥儿在一旁跟着看,发现不对劲了:“唐大娘?古小丫?秦小翠?范哥儿?这,这是女孩子和哥儿的名吧!”
“是。”
“怎么会?”
这事儿说来也是好笑,方子晨道:“这是你儿子招的。”
安南县离安平县不远,招兵时人手不够,方子晨就派乖仔去了,许了他好处的,乖仔觉得这事儿也不难,扛着一袋泡面就去了。
结果组织报名第二天,来了一个姐姐。
……
唐大娘是村里的,十七岁了,干活很是麻利勤快,家里上头有三个兄弟,下头还有两个弟妹。
人多了,家里就八/九来亩地,吃饱饭都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更别说卖了粮食换银钱了,家里穷得紧,老大二十好几了还没娶到媳妇。
唐家父母急啊!正巧隔壁村有一家子也穷,就一儿一女,说可以换。
那家儿子听说是个傻的,快三十了,发起疯来会打人,下手没个轻重,他娘就是给他打死的,村里好些人也都被追着打过,大家怕得紧,便央求村长,将他们一家子赶到了村外头。
那傻子的爹想着就这么一个儿子,怎么的都得给他娶个媳妇传宗接代,不然怕是要绝后,以后死了都无颜见列祖列宗,可家里穷,没聘礼,女儿还被她大哥打瘸了一条腿,吃不饱瘦弱得很,不好找婆家,最后打听来打听去,打听到了唐
唐家穷,肯定也是挑不起。
而且二十好几的汉子了,就是不那么穷,也娶不到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