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管事的‘是’都还没说出口,就看见街边上一汉子和妇人牵着两个娃娃在买煎饼。
一老汉呦呵:“卖糖葫芦咯,卖糖葫芦咯。”
“娘,我想吃糖葫芦。”
“好,给你买,老伯,来两串糖葫芦。”
“好咧,四文。”
看其穿着打扮,应该是村里的。
村里人什么时候这般大手大脚了?
那汉子背后还背着个背篓,里头满满当当的都是东西。
往年卖粮了,赚了银子,有那奢侈的,会割斤肉回去补补,有的是什么都没买就回去了。
今年还没卖粮呢?怎么就这么阔绰起来了?还买的这般多?地里活儿忙完了吗?就来镇上逛了。
官事的感觉不对,派了伙计去打听,原来人粮食早卖给官家了。
那他们收不到粮食今年卖什么?
得跟老爷说一声。
黄正得了消息简直要气坏了,茶杯直接摔到了地上。
先头大人没什么动静,他还以为大人是惧他们黄家呢!
如今懂了,感情是憋着大招。
好好好!
可以为这样就能整他们黄家了?
未免也太小瞧他黄正了。这知府后头有皇上有秦家又能怎么样?
正所谓天高皇帝远,涸洲是他们黄家一言堂,先头还怂,是觉得没必要撕破脸,到底是有所顾忌,可如今人三番两次的下他黄正的脸,黄正到底是被人恭维惯了,哪里受得了这种气,这会气血上涌,脑子一糊涂,直接道:
“传话下去,粗粮不卖老百姓了。”
又是这一招。
“给葛家,李家,贾家那边也说一声。”
这几家不是卖粮的,可一家是杂货铺子,专卖那油酱醋,另外两家卖的也是老百姓日常要用的东西。
贾家比其他两家还势大些,跟城里几个屠户都认识。
这会儿要是都联手关起来门来,老百姓买不了粮买不了肉,铁定是要闹的。
黄老爷一发话,不止涸洲城里,就是镇里的粮铺也不卖粗粮了。
老百姓家缺银子,这会儿都卖了大米换银子,然后再去买那粗粮吃,后头日子再好起来些,家里有银子了,心头踏实了,才舍得把谷子留家里自己吃。
这会进店想买些粗粮回去,可刚一进店,伙计的看他脚上一算草鞋,村里人打扮,哼了一声,直接过来将人推出去。
“你干啥呢?我想买些粮。”
伙计的直接讥讽道:“不卖。”
“为啥啊?我有银子了。”
“有银子就卖你?你不卖粮食给我家铺子,我们凭啥卖粗粮给你们啊?”
老汉愣怔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