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如清说没事儿,他晕血,一下就能醒过来了。
这事儿方子晨自是听说过,晕血也无甚大碍,不晕了就能自己醒过来了,他又拉着赵哥儿出去了。
猪宰了,还要刮毛、开肚,肠子也要洗,肉还要剁,忙忙碌碌一通,不过倒也是真热闹,中午赵哥儿简单炒了几锅菜,量都足,在院子里摆了两桌,晓得村里人惧着他们,要是出去了大家怕是都会不自在,秦恒煊和孟如清没出去吃,赵哥儿单独给他们端进来。
秦恒煊知道方子晨除了儿子,最宠这小哥儿了,只要赵哥儿发话便比什么都好使,赵哥儿让方子晨上天,方子晨估计都上得。
他想让赵哥儿再帮帮忙,赵哥儿为难了,也不是他不想帮啊!
说多了,等下他夫君没准的还要揍他呢!
这事儿急不来啊!最后他说。
秦恒煊无奈叹了口气,他怎么不知道,可知道是一回事儿,做不做得到又是另一回事儿。
虽说这孩子他是一面都未来得及见,可方子晨他是一见了就想跟他亲近,可又担忧怕着急了惹了人厌烦,又恐疏离了孩子更是对他们有意见。
他自诩聪明,行事果决,从不惧事,因为无论出什么事,他都能担得起,可唯独在这件事儿上,他却是史无前例的畏畏缩缩、瞻前顾后起来。
请的人多,村里妇人、夫郎手脚都很麻利,只一下午就把腊肠给灌好了。
这腊肉做起来也是有讲究,就算馅料做得好,但后期熏得不行那口感也是大大折扣。
火大了,熏出来的腊肠软,不好吃。
赵哥儿对这个也不是很懂。
再运回平详村也是麻烦,而且那边院子更小,泥土房,简陋得很,怕是也住不开这么多人,刘叔刘婶也想着让方子晨和赵哥儿留下来过年,人多总是热闹些,不然就刘家几口人,难免的冷清。
赵哥儿想到孟如清如今身子也不太好,各地官员前儿回涸洲时也来过了,便也同意留了下来。
刘叔喜滋滋,隔天就去山里砍了好些松柏回来,这个拿来熏肉最是香。
年底忙,方子晨公务多,正事要紧,秦恒煊也没去烦他,天天的领几个孩子去外头溜达。
方子晨对于秦恒煊和孟如清的出现,虽是有些无所适从,可也并未躲避,对于孟如清和秦恒煊几近讨好的行为,也接受,但始终保持着一份有礼貌的距离。
孟如清也没强求,只要方子晨不躲着他,他便觉得万般好了,可是每次方子晨喊他孟叔而非爹爹的时候,孟如清便觉心中悲痛万分,他太急了,太想听方子晨喊他一声爹爹了,可却又不得不隐忍着。
他跟着赵哥儿学着给孩子们做年糕,想以此来分散点注意力,可到底是没做过这种活,一直是人伺候着,十指不沾阳春水,烧个火,木柴塞不进去,他还使了老大劲,最后把锅底都给捅破了。锅里的水呼啦啦就往灶台里流。
唰的一声,接着浓烟滚滚。
赵哥儿手里的面团啪的掉到了地上,有些目瞪口呆,他晓得孟如清富贵出身,五谷不分,所以才让他帮忙看火,这事儿没什么技术含量,结果
他家乖仔两岁都会帮他看火了!!
从没把锅底捅破过。
孟如清也懵了,手里还拿着一根柴火不知所措,到底是不好意思,又跟着刘婶子去摘菜了。
南方的冬季虽是不落雪,但阴雨天尤为的多,寒风凛冽,也冷得够呛。
连着下了两天小雨,地里豌豆尖长得尤为嫩,这拿来打火锅最是好,赵哥儿见方子晨特别喜欢吃火锅,上次带了好些牛油和一口锅回来,家里刚杀了猪,还有些鱼,天气又冷,赵哥儿便打算晚上打个火锅吃,刘婶子就想着掐些豆尖回去。
这玩意儿不好掐,一大抓烫个水捞起来也没几口,家里人又多,两人掐了好半个时辰。
刘婶子是闲不住的,跟着孟如清絮絮叨叨聊些村里的趣事,她知道孟如清爱听啥,也问过赵哥儿,知道他们是谁,秦家名声鼎盛,对于刘家而言,秦家是屹立与云端的高贵人物,源州和衡阳离得并不算得太远,关于秦家的事儿,刘婶子也是听过几耳朵的。
这会儿聊的,多是方子晨和乖仔的事。
刘婶子说的,十一也曾禀报过,可孟如清是怎么听都听不腻。
“方小子不爱吃肥肉。”刘婶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