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寿不是瞧不起李世民。他也很看好李世民,且已经决定在夺嫡中站在李世民这边。但他的看好,还是小瞧了李世民。
原来李二郎早就派使臣来劝降巴蜀,自己和长孙无忌带着这几千人来巴蜀只是接收巴蜀,不是劝降吗?
李寿心里堵得慌。
李世民才多少岁啊,这也太厉害了些。而且他不仅自己厉害,手下也能人如云,随便派两人就能劝降巴蜀。
更让李寿惊讶的是,李世民似乎都没担心会失败,居然只派了钜鹿郡公和李靖两人去巴蜀。
李靖就算了,不太熟悉。柴绍是李世民的姐夫,李世民可不会派柴绍去送死。
李昭起兵后与李寿招募的兵卒合流,柴绍孤身投奔陇西的事,李寿当然知道。
原来柴绍已经遇见了李世民,并被李世民授予了秘密任务?
李寿长吁短叹,有一种自己还没有支棱起来,就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的唏嘘感。
长孙无忌心里也很慌。
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青梅竹马,柴绍的本事,他自然也是知道的。
柴绍当然是个能人,磨砺一二后当个独自领兵的大将绰绰有余。
但长孙无忌不认为柴绍能厉害到孤身入蜀劝服蜀郡太守献城。
柴绍怎么能料到李二郎会派人来蜀郡?又为何要冒险?
他是李二郎的姐夫,到了陇西就有享用不尽的荣华富贵,根本不需要冒险为自己赚功劳。
长孙无忌立刻凭借直觉锁定了李靖。
这件事一定是李靖主导!
柴绍不需要功劳就会被重用,但李靖不能,所以冒险赚取功劳的人一定是李靖。
李靖是如何说服柴绍?他又是如何确定李二郎会迅速派人去蜀郡劝降?
长孙无忌心中难免涌出危机感。
李二郎麾下本来就能人如云,自己抢个功劳不容易。没想到又有一个大能人主动来投?
不过长孙无忌心里慌了一会儿,就迅速压下了自己心中的不适。
他想起了李玄霸对他的劝诫。
李玄霸说他器量小,重权势。明明身为未来皇后的同母兄长,权势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所有人都不可能越过他,“你到了这地位还重权势,器量小,你是想越过最后压在你头上的那一人吗?不能结党营私,但在朝中也要有一二好友,不然独木难支。柴绍身为能力和品德都不差的皇亲国戚,是最好的好友人选之一。
当然,李靖并不是仅凭柴绍的身份就认可柴绍能成为他的好友。好友和盟友还是不同的,他在这几月的相处中,也认可了柴绍这个人。
自己劝降蜀郡郡守时,柴绍也出力颇多。除了张口闭口一天说几十遍“我想夫人”这个缺点,柴绍为人处世让人难有挑剔之处。
李靖还常常与柴绍谈论兵法,聊得十分尽兴。虽然柴绍未带过兵,但李靖能看出来,柴绍是能带好兵的。
两人虽然结伴同行,但其实也互有防备。
现在事情尘埃落定,李靖和柴绍真的成为了同僚,他们也终于放下了戒备,友谊突飞猛进。
李靖提点柴绍以后要以君臣之礼对待李世民。李渊现在的势力远不如李世民强盛,不能压制李世民,没有臣子“中立”的余地,站队就要站得清楚明白,不要左右摇摆。
柴绍提点李靖不要只看着李世民,藏在李世民身后的病弱谋士李玄霸至关重要。
李靖好奇道:“我虽听过李三郎才名,但不知李三郎私下是何性情?”
柴绍露出回忆的神色:“李三郎他啊,魏晋时离经叛道的狂士,大约就是他那样吧。”
……
“阿嚏阿嚏阿嚏!”李玄霸连打了三个喷嚏,然后又打了一个狠狠的寒战。
他感到了一阵浓厚的恶意!
李世民被李玄霸的喷嚏吓了一跳,从坐榻上一蹦而起,赤脚跳到地上,冲到隔壁去给李玄霸拿外套。
李玄霸伸直双手拒绝李世民的厚外套,就像是一只拒绝人靠近的炸毛猫。
“这么热的天,你想把我捂出痱子吗!”
李世民道:“你都打喷嚏了!肯定是受凉了!”
李玄霸道:“不,肯定是有人说我坏话,还是非常恶毒的坏话!”
李世民狐疑:“能多恶毒??”
李玄霸道:“不知道。”
李世民道:“谁说坏话?颉利可汗?李建成?”
李玄霸翻白眼:“我哪知道?”
李世民围着弟弟转了两圈:“不打喷嚏了?”
李玄霸道:“不打了。”
虽然鼻子仍旧有点痒,但他忍住了。
李世民松了口气,把衣服丢到坐榻上,也不顾脚上有灰,盘腿坐回坐榻,继续干活。
杀了梁师都一家后,虽然降将降卒人心浮动,但朔方郡的百姓却像是被注入了灵魂,变得活跃起来。死气沉沉的朔方郡终于有了活气。
李玄霸做了这样残忍的侮辱尸体的事,坏事传千里,连躲在山中的流民都听到了李玄霸残暴的名声。
他们纷纷下山投奔冠军侯,愿意在朔方郡领土地重新做回农人。
哦,现在不是冠军侯和他的军师兄弟,而是陇西郡王和他的太原郡王兄弟了。
同样的爵位,封号
不同也代表着地位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