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霸原本没想这么高调。
这个世道就是如此,李渊没有明面上对他们做什么,所以他们不能不孝。
其实就算李渊明面上对他们做了什么,无论是下狱还是赐死,他们若是反抗杀了李渊,史书和后世仍旧会大肆抨击他们不孝。
别说史书,就是后世把李世民当偶像爱豆哥哥粉的小年轻粉丝们,也是这么认为。
武德九年五月,李渊召见秦王李世民,告知李世民太史令观天象有变,“太白经天见秦分”。
武德九年六月,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
从李渊告知李世民“太白经天见秦分”,到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中间时间不足一月。这总不会是李渊告诉自己的好二儿子,老天爷说该你当皇帝,你赶紧发动玄武门之变,所以李世民听劝吧?
同在武德九年初,李渊对李世民的态度还不错,甚至生出了让李世民回洛阳,“自陕以东,悉宜主之”,实质上将天下分封的念头。
虽然这个念头很蠢,只会让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夺嫡之争变成席卷天下的战火,但至少能说明李渊心里是有李世民这个儿子的。
但武德九年五月之后,李渊便只偏帮李建成和李元吉,逐渐剪除李世民的兵权,将李世民府中心腹悉数外放。
史书中为尊者讳,只会说李建成李元吉谋害李世民,所以李世民提前下手发动玄武门之变。
但史官们又时常桀骜不驯地将历史真相藏在文字中,比如李渊召李世民称“太白经天见秦分”,这都不算史官暗示了。
李世民不奋起一搏,难道自刎以证清白吗?
但李渊可以杀他,他为自保夺位就是污点,后世人都认可的污点。
李玄霸知道,“孝”就是这么个东西。
他原本以为只要让李渊看清了形势,李渊自己退一步,这污点就可以避免。
为此他和二哥都忍耐了很多。
当李玄霸得到太原郡急报,李渊听从李建成的建议,软禁母亲和万阿姨以逼迫他们兄弟三人时,李玄霸烦了。
说到底自己就是个太宗黑,为什么要让二哥清白无瑕?
不就是个不孝的污点,自己和二哥一起背了就是。
如果为了所谓清白无瑕,让李渊和李建成伤到了母亲和万阿姨,他们才会后悔。
所以李玄霸写信告知太原郡中已经归服二哥的人高调地显露身份,给李渊一个小小的孤家寡人震撼。
太原郡中已经归服李世民的人其实还是很犹豫的。他们当然也想两不沾手,暗地里归服李世民,但明面上不得罪李渊太狠。
但李玄霸逼迫他们“站队”,他们也只能咬紧牙关站队了。
本来他们被堵在太原郡,就少了和李世民一同征战的功劳。现在若站队不干脆,被李世民划分到李渊和李建成那一方怎么办?
皇位之争最为残酷,站错队就是身首分离的下场。既然他们都
明白天下必定是李世民的,不会蠢到看不清情况。:“我和你阿姨都无事,生病是假的,你父亲还未绝情到真的会对我和你阿姨不好。他就是蠢了些,贪了些,总觉得你和二郎打下的天下就是他打下的天下,唉。”
虽然觉得很没面子,还是跟着李玄霸来到窦慧明和万氏被软禁的小院前的李渊:“……”
窦慧明劝说道:“你也别怪你父亲。皇帝这个位置很诱人,谁不想上去坐一坐?你父亲称帝后,还没享受过实权皇帝该享受的权势呢。现在你让他立刻退位,他肯定不愿意。娘亲再帮你劝劝,左右他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李渊:“……够了。”
窦慧明骂道:“我说得不对?杨广没死的时候,你是山西慰抚使,比二郎那个陇西慰抚使所管辖的地方富庶许多,离两京和中原也更近。你占据的地盘比二郎富庶,比二郎先起兵,结果二郎快把天下都打下来,你连太原还没出。如果你不是二郎的父亲,而是任意一个反王,二郎都不需要亲自来,你就失败了。”
窦慧明把李玄霸挡在身后,挽起袖子指着李渊的鼻子怒斥道:“你要自己有本事把天下打下来,哪怕只打了一半,二郎也只能拱手把另一半地盘送给你,然后和大郎争夺太子之位,如你愿兄弟相残。可现在这情况,你也努力过了,你就是没那本事当皇帝!我好说歹说你都不听,现在父子情分落到这地步,你满意了?”
李玄霸本以为李渊会骂回来,甚至会对母亲动手。
没想到,李渊只是皱眉不语,面有愧色。
见李渊这样,李玄霸心里比知道李渊软禁母亲还难受。
又是这样,每次都是这样。
每当他要对李渊彻底死心的时候,李渊总会表露出他对当世人而言,显得不错的父亲、丈夫的一面。
李渊不是个好父亲和好丈夫,但又不是一个彻底的坏父亲和坏丈夫。他总是在两者间来回徘徊,既不能完全当个好人,又不能完全贯彻权术。
如史书中所评价的那样,李渊就是个优柔寡断的人。
对李建成和李元吉,李玄霸能毫不犹豫地痛下杀手。
但对优柔寡断,且优柔寡断了也比他前世的父母好百倍的李渊,李玄霸虽行为上不会犹豫,却控制不住痛苦。
他现在的痛苦,就是原本时空中二哥会独自品尝的痛苦吗?
“父亲,请移驾去大兴城。”李玄霸拉住手指头差点戳到李渊脸上的母亲,语气冷淡道,“父亲既然已经称帝,建国大唐,我和二哥做什么都绕不开父亲。在二哥扫灭天下之前,父亲可继续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