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霸无奈:“张翁,你是不是根本没听?”
张阿难笑道:“我只知道三郎君说的肯定都是好事。晋王妃想做什么就吩咐我,我一定做得妥妥帖帖。”
宇文珠感到压力很大。
李玄霸安抚道:“后宫有母亲和嫂嫂先后打理,已经没什么问题。珠娘只是展现一下权威,为我查探皇家寺庙贪污一案做铺垫,不必太担心。”
宇文珠使劲点头。
李玄霸无奈抬手,帮宇文珠把点头点得太用力,都甩歪了的珠钗扶正。
张阿难看着李玄霸和宇文珠的相处,脸上微笑更加慈祥,连眼睛都微微眯了起来,半点不像个能在战场上厮杀的猛将。
待李玄霸安抚好宇文珠后,张阿难才道:“三郎君,寺庙可不能细查啊。”
李玄霸点头:“我知道。我有分寸。就算查出什么麻烦,不是还有二哥吗?”
张
阿难哭笑不得,不再劝说。他看出来,这兄弟二人又在斗法,他还是不插嘴了。
宇文珠疑惑:“为何寺庙不能细查?霸还是说出了自己“我坚信二哥是虔诚佛教徒二哥才不会当虔诚佛教徒”的话,佛教徒张阿难都扶额了。
宇文珠只能说,自家郎君有时候的揍,是自找的。
她要是有这样可恶的弟弟,肯定每天用膳前都要先揍弟弟一顿,才有心情用膳。
张阿难在心里使劲点头。
不过李玄霸这么一梳理,宇文珠对李玄霸即将要做的事已经明了。
“佛道都不能灭,而是要抑制和平衡,不能与官府和百姓争利。”宇文珠道,“郎君是想借皇家寺庙一事,向天下佛道发难,再兴周武帝抑佛之举?”
李玄霸道:“是抑佛抑道之举。佛道一窝,该有的毛病都有,都不能纵着。”
宇文珠担忧道:“郎君如此做,不会被天下口诛笔伐?”
张阿难虽是佛教徒,但不会因为自己的信仰而反对李玄霸要做的事。反正只是“抑”不是“灭”,他仍旧可以拜佛。而且把过于世俗化的僧尼赶回家,让僧尼队伍更加纯洁,也是一件好事。
他与宇文珠一样,也只是担心这件事对李玄霸的影响:“隋朝两位先帝都虔诚信佛,朝堂诸公几乎都信佛,佛道双信者也不少。三郎君若要做这件事,请另寻一人上书,可千万不要自己上书。”
李玄霸笑道:“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怎么能推给别人?我就喜欢这个。”
宇文珠:“……”
张阿难:“……”
兄公/陛下,你快回来!
李玄霸道:“不过我也不会独自去,这天下有的是我的同道人,比如父亲。”
宇文珠和张阿难异口同声:“啊?!”
(远方的李渊:“阿嚏!”)
李玄霸道:“父亲看上去很闲。太闲了不好,身体容易懒出病,得找点事做。”
李渊在历史中是坚定的抑佛抑道人士。虽然他定道教为国教,但对佛道其实是一视同仁,都觉得这群人出家逃税不是好东西。
原本历史中,李渊因玄武门之变中断对宗教抑制的政策。
他和二哥让父亲提前当了太上皇,总不能李渊给后世人留下的印象,只有“试图抢儿子开国皇帝的坏父亲”吧?那多不孝啊。父亲还是有点本事,能够当个能臣的。
抑制宗教之事确实会引起众人口诛笔伐,反佛斗士傅奕都被和尚写进文集,编了个污蔑傅奕霸占恩人妻子的小故事。
所以这不更应该让已经当了太上皇,已经无所畏惧的父亲上吗!
唐太宗曾言,任贤不避亲,就算是太上皇,也能在贞观朝发光发热,才能显得二哥是个心胸宽广的明君啊!
“现在总有人传谣言,说我二哥逼父篡位,父子相残。父亲被二哥拘禁,过得十分凄惨。”李玄霸微笑,“若让父亲出来活动活动筋骨,也能反驳这些谣言。”
李玄霸拿出了这个理由,宇文珠没法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