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益州灾民们开始造反,所到之处,杀光城里的世家和富商。
各种惨案以及造反情况,快速的传到了京城。
‘不少小世家惨遭灭门’
‘几百年的基业,直接毁于一旦!’
‘全家都死光光了!’
益州的灾民不知为何,会如此的暴躁,好似就是借着灾民的身份,到处游走。
引得京城的朝廷百官在恼羞成怒,尤其是一些朝廷官员,家中就在益州,这简直就是被挖了祖坟。
造反的灾民们行动路线特别的明确,直直冲着京城,沿途路过的所有城,全部都遭难了。
烧杀抢掠,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文武百官推测造反的灾民背后肯定有高人指点,他们竟然放过了很多平民百姓,只朝世家官宦人家,欺压老百姓的贪官污吏下手。
灾民‘有预谋’的造反,更令官员们感到恐惧!
他们已经不是逆来顺受的灾民了,在无限放大心中的恶念之后,他们现在只是想干翻上层的官老爷。
早朝上,文武百官更是吵成了一锅粥。
但是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官,都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赶紧镇压‘造反’!
“皇上此事不能再停留,这些造反的灾民,他们是有预谋的,背后肯定有捣乱之人!”
“这是有人想要颠覆大宣朝呀!莫非是前朝余孽。”
“这些该死的前朝余孽,永远是在搞事情!”
“也有可能不是前朝余孽,更有可能是一帮匈奴奸细在搞事情。”
“本官觉得造反者,无论是何人,各种目的,必须一网打尽,否则后患无穷……”
朝中的大臣们此时显得格外的机智,各种想法,各种角度清奇,此时也显得不那么的愚蠢了。
文离帝也很后怕呀,该死的逆贼们竟敢造反,而且直冲着京城而来,看来是想直捣黄龙,密谋不浅呀。
朝廷的文武百官此时都拧成了一股绳,对于镇压叛乱此事全都支持。
文离帝还是第一次真的是感受到什么叫做令行禁止,雷厉风行。
京城外有一十万禁军,禁军统领林锦武此时也在殿前听训。
“禁军统领听令,朕命令你将造反的逆贼,全部都斩杀,抓住其幕后之人。”
文离帝非常严肃的说道,此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一旦失败就提头来见吧。
禁军林统领跪在地上,斩钉截铁的说:“臣定不负皇上的厚望!”
早朝继续喧闹着,文武百官现在也不计前嫌了,他们是真的有主意了。
比起混乱的造反,引起来的不必要的后果,还是现在安安稳稳的日子,更加让官员们舒心。
文离帝再次看到官员们经过商讨之后再和他请示,大家一起共同做决定。
很快圣旨就拟出来了,责令各地方知府,开仓赈灾,减少受灾,尽可能的挽救更多的粮食。
同时对于严重灾害受难地当地百姓,减少两年的税收,一般在害的地方,减少一年的税收。
同时没有受灾的地方,税收不变。同时让各地一方官员对有异心的灾民,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
政策就是先是一个红枣,又是一个大棒。
随着政令下达,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各个郡府。
禁军一共有一十万,林统领带走十万士兵,去对战一万多人的造反,简直就是板上钉钉的‘功绩’。
毕竟京城还需要镇守,皇宫内还有御林军,顺天府还有衙役和城兵。
京城倒是不用特别担心,而且京城很大,还有不少的世家府宅里面很多强壮的家仆,其实都私兵。
这些私兵也是一股不小的战斗力,而且战斗力明显要比城兵强太多了。
大宣朝已经安稳了近百年,老百姓们也算是安居乐业。
还从来没出现过有造反的逆贼,消息传到各个郡府,都形成了轩然大波。
不少的郡府官员得到消息之后,就开始思索到底有何寓意?
派人出去继续打探消息,然后就得到了,竟然有一伙正在造反的逆贼。
而造反的逆贼竟然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于当地官员简直进行了惨无人道的虐杀。
而这伙逆贼竟然不对平民老百姓动手,甚至还会开仓赈灾,让当地老百姓全部都成为‘帮凶’。
逆贼做了朝廷应该做的事情,开仓赈灾,本应是朝廷官员们应该照顾老百姓的做法,让老百姓们感恩朝廷。
老百姓是愚昧的,谁给他们粮食,他们就听谁的话!
‘一般的造反’就是烧杀抢掠做大恶之事,每次镇压之后,朝廷都会受到百姓们的称赞。
各个地方官员也开始行动起来,管理好自己本地的百姓,同时加强防范,可不能被一伙造反的逆贼给围攻了!
似乎有了生命的威胁,各地的官员也不敢肆意的打杀老百姓。
只是已经流转出去的灾民们,至于如何返回到老家,已经是个问题了。
如何分辨灾民和逆贼,已经不重要了,甚至是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不少受灾的灾民们麻木地行走着,不知道走到哪里去。
后来经过消息的传递,发现已经有人开始吃饱穿暖了。
而这些灾民是如何做到的,人家造反了,既然朝廷不管他们这些灾民,那自己就自己!
同样都是要死了,为什么不做个饱死鬼?原来看不惯自己的那些人通通杀掉。
反正怎么都活不了了,那就不如活个痛快,死也死个痛快。
就像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刚开始点点火苗,就像是随时都可以熄灭的存在。
随着一阵微风吹过,火势越来越大,直至管不住了。
真以为镇压过后就可以结束了吗?结束不了了。
因为老百姓心中的火苗已经被点燃了,有一些事情就是有了一就有一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