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大概也就“违逆圣意”有点道理。
那年南怀瑾14岁,家族巨变,他是唯一一个活下来的人。
一大把年纪的南老爷子跪在宫门前,抛弃了尊严苦苦哀求,只想为出色的孙儿争取一条活路。除此之外,往后的待遇,他概不奢求。
皇帝对南岐安又恨又惧,他不敢让南岐安活着,可对一个孩子就没这么大的忌惮。
他同意了,却不是出于仁慈,而是仍未消解的怒意催生出的扭曲心理。
南书韵宁可咬舌而死也不肯入宫。
他们南家越是铁骨铮铮,他就越要把这群人踩在脚底。
看他们跪地求饶,要他们摇尾乞怜!
沈巍让南怀瑾进宫做倒夜香的宦官,如果不是丞相、太尉力保,少年差点就成了太监。
只不过如今也好不到哪儿去就是了。
日复一日的羞辱、打骂、刑罚,沈巍对他的折磨如今却成了保命符。
——皇帝一天没腻,就没人敢要他的命。
这是一个很悲惨的故事。
南怀瑾在痛苦中长大,用了十年扶持四皇子登基,又用了年废四皇子改立还在牙牙学语的十二皇子,自此把控朝政。
他曾在绝望中定下了同归于尽的计谋,要一把烈火毁了整个雍国。
他也曾数次想不顾雍国大乱的后果直接杀了沈巍,成全自己的傲骨和不屈。
但他终究都忍了下来。
等一个送雍国上青云的机会。
前后历经任帝王,他都真心辅佐过,可最终连他一手教养长大的十二皇子都不信他。
故事的最后,四十九岁的南怀瑾缠绵病榻,回望自己略显荒唐的人生。
他想的是:祖父,我没有辜负你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