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第54章

几天后,王大娘再次拎着大包小包到了h城。

这回,只有程铮去接,简璐在家里等着。

婆婆到达h城的时间应该是中午,到时候程铮带着亲妈去国营饭店吃顿饭,下午再坐船回海岛上。简璐自个儿在家,熬了一锅鲫鱼稀饭,鱼肉被炖得软烂,白花花的稀饭带着鲜香味道。稀饭熬好,放在桌上散热,等着两人回来吃。

"璐璐!"下午五点左右,简璐听到了熟悉的声音,婆婆站在院门口便大了嗓门。

再次来到儿子家里,王大娘又惊又喜,一是为即将出生的孙辈,二是为这独栋小楼。

小楼嘉立在家属院深处,虽说得往里走挺久,可模样好啊,旁边还栽了几棵树,走进院子一看,好家伙,这菜都快成熟了!

吊着的丝瓜和茄子,结得还挺不错,虽说比不上田地里那么大个,可在自家小院里也算有分量的。

"这快能吃了!"王大娘上前看一眼,把着丝瓜瞅瞅,长势喜人。

"是,就等着你过来开动。”程铮照旧两手不得空,拎着老母亲带来的包袱,"妈,进屋吧,璐璐在家里等着你呢。"

"哎!"王大娘小碎步往里走,人还没到,声儿就先到了,"璐璐,快让妈看看!"

大半年没见,怀着身子的儿媳妇明显变化不小,整个人丰腴了些,脸上长了些肉,不过胳膊还是比其他怀孕的细,腿上也长了些肉,倒是不明显。

"妈,快来歇着。"简璐发觉婆婆没什么变化,就是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

“璐璐,这怎么没长多少,是不是没吃好啊?"王大娘担心儿媳妇没养好,"石头,你怎么照顾你媳妇儿的?"

程铮把包袱放到一边,转头给母亲倒水,顺便替自己伸冤,“妈,璐璐能吃着长点儿已经费劲了。"

“是啊,妈,我就前三个月胃口不太行,后头吃得挺多的,这已经是长胖不少的模样,你放心,医生都说我和宝宝挺健康的。"

“那就行,医生说了咱们就放心。”

王大娘和儿媳妇面对面坐着,看看她肚子颇有经验,"这肚子倒还是大,看来

是养好了的,就是不知道到时候好不好生。璐璐,妈是过来人,平时还是得多走动走动,生的时候也顺溜。"

“有走动,我们每天吃完晚饭都去散步。”程铮把搪瓷盅放在桌上,"妈,喝水。"

“对了,娃东西准备没有?我这回可带了好多过来。”王大娘迫不及待翻开自己带来的包袱,里头什么都有,像是搬家来了,"这是我这几个月给娃做的衣裳,这布是你二弟妹给准备的,摸起来可舒服。另外到时候接产的时候的东西也要检查好啊。"

王大娘生了三个,还在老家见过人生孩子,帮过忙,经验丰富,一絮叨起来没完,听得程铮替母亲累。

"妈,你先歇会儿不,坐了这么久火车过来,不累啊?""就是啊,妈,我煮的鲫鱼稀饭,歇会儿可以吃饭了。"

王大娘摆摆手,精神抖擞,"累啥啊累,这都不叫什么事儿,稀饭好,我带了腌咸菜过来,正好就着喝。"

说到吃饭,王大娘立马又想到外头的丝瓜和茄子,茄子估摸还要再等等,丝瓜看起来有几根是长得挺大个了,"今晚干脆炒个丝瓜,我看你们种的那菜还挺好。"

"好啊。"简璐正准备这几天吃第一回,后来想到婆婆要来,干脆再等人到了一起,"妈,我们这菜种得是还可以吧?而且长得也好,这院子看着都不光秃秃的了。"

"是好!不过你这怀着孕,可别操心啊,啥事儿都让石头来。"

程铮被点名,立马表明立场,"妈,我可自觉。"

"是,自觉得很,坚决不让我动手。"简璐也帮着申明。当晚,一家三口吃上了新鲜蔬菜,最新鲜的刚摘下来的丝瓜。

大概一掌长的丝瓜削皮切片,炒了个白油丝瓜,配上王大娘带来的腌好的咸菜和豆角干,就着鲫鱼稀饭那么一喝,清爽解热。

简璐吃了挺多丝瓜,自己种的菜就是好吃,她看着程铮,有些小得意,“看吧,是不是自家家种的菜更好吃,我觉得比菜站卖的更好。"

程铮咀嚼几下,细细品味,"有吗?是好吃的,不过我怎么感觉差不多啊。"

“璐璐,别理他,这人就是给他啥都能吃,吃不出别的味儿来。”王大娘和儿媳妇感觉一样,"自己种的哪能和外头买的一样啊?那肯定是不一样。"

"就是!"简璐睨程铮一眼,和婆婆站在统一战线。

吃过饭,王大娘不顾儿子儿媳阻拦,风风火火去厨房洗了碗,擦了桌子,那架势那速度真是没得说,收拾完厨房和客厅,这才好好参观了一下儿子儿媳的新家。

“哎呦,啧啧,不得了啊。”王大娘看一处便发出一声感慨,这小楼里真是不错,厨房还挺宽敞,比过年来的家属院的厨房大不少,厕所也干干净净的,二楼更好,居然能看到大海,再一看儿子给自己收拾出来的房间,宽敞明亮,真是不错。

"这被子颜色好,敞亮。"王大娘摸了摸被褥,夸一句。简璐笑得眯起了眼,"妈,我选的!"

又看向程铮,仿佛在说上回自己说过的话,妈肯定喜欢这个花色的被褥。程铮自然也想起来了,得,这个儿媳妇还真挺了解婆婆的。他只用眼神回一下,是佩服也是肯定。

"什么都好,就是这得上下楼梯,璐璐最好还是别爬楼了,得当心着点儿。"“我们都搬楼下睡了,轻易不让她上楼的。”

“那就好。”

饭后,一家三口又去散步,王大娘往儿子儿媳邻居家也看看,还上冯秀慧和崔玉荷家里坐坐。大家都是老相识,说说话,很是热闹。

从冯秀慧家离开,王大娘看到了隔壁院子的似乎也有一片繁茂景象,一丝丝绿叶冒了头。

"璐璐,你们这邻居家也种了菜啊?"

“是,种的萝卜。”简璐想起来那句话,"萝卜开会。"

“那挺好,到时候你们还能换着菜吃。”王大娘有些可惜,多好的小院啊,比自家自留地都宽敞,其他家怎么就不种菜呢?

太可惜了!

=

王大娘在儿子新家住的第一晚,便睡了个好觉,刚睡下没多久就做了梦,梦到儿媳妇儿生孩子,生了个大胖小子。临到天快亮的时候,又迷迷糊糊做起梦,这回梦到儿媳妇生了胖闺女,这可给她美醒了。

自己生了三个儿子

,全都是皮小子,个个都有不省心的地方,老二有个闺女,但是不够,要是老大家再生个闺女就好了。

第二天起来,王大娘在吃早饭的时候还嘀咕。

"你们说,上半夜的梦是反的还是下半夜的梦是反的来着?"“上半夜吧。”简璐想了想。

程铮觉得不对,以他模糊的记忆,小时候听人说的好像是下半夜。

“我也记不清了。”王大娘自动忽略上半夜做的梦,把今天早上做梦的事儿一说,那感觉太真实,甚至她还能模糊想起来刚出生的孙女的大概模样,"胖嘟嘟的,头发还挺好!那模样可比咱们队里哪家孩子都漂亮啊。"

程铮觉得母亲真是上了年纪犯糊涂,"妈,你这可比谁都厉害,提前就能梦到孩子长什么样了?"

"你别不信我,梦吧,它就是有用的,这就叫你想啥来啥。算了,不管了,就当它下半夜的是真的。"

吃个早饭,程铮照例去部队,家中只剩下母亲和媳妇儿,现在母亲来了,他终于能安心些。

之前自己去部队,家里只有媳妇儿的时候,都是隔壁两个嫂子经常过来陪着说说话,三人一块儿择菜打毛线什么的,两人会照看着媳妇儿,现在更稳当。

"妈,璐璐,我走了啊。"

"好,你快去,别耽误工作。"王大娘把人往外赶。早上太阳不大,婆媳俩干脆搬着椅子坐到院子里晒晒太阳,说说话,顺便织毛衣。

"妈,你看看我织的行不行?我打算给程大哥织一件。"简璐最近在家闲得无聊,总得给自己再找点儿事儿做,干脆又和冯秀慧她们学起了织毛衣。

自打穿来了七十年代,这手上掌握的技能是越来越多。

"织挺好啊。”王大娘也在织,准备给儿子儿媳一人一件,"石头那块头大,以前吧,觉得儿子长得高大点儿好,现在啊,每次给他做衣裳都发现这人费布料,看看他,给他织一件毛衣都得多费—坨毛线。"

简璐莞尔,"那可不,我现在拿程大哥的练练手,等以后熟练了再给您还有孩子织。"

“我就不要了,我家里毛衣都有两件,你们自个儿穿。”王

大娘想起什么,神秘兮兮问问儿媳妇儿,"对了,你最近几个月联系你爸妈没有?"

"前阵子寄回去的吃的,我让三姐给她们分了些。"简璐也明白这个社会,还是得做做样子的,时不时便让三姐带些东西回家去。

"那他们知道你怀孩子没有?"

"知道,我三姐跟他们说了。"提起这事儿,简璐还是有些替原身悲哀,上个月,简欣的来信里就提到,简华林两口子得知简璐怀孕了,倒是没多说什么,只让她争取生个大胖小子。

这孩子都怀了,生男生女谁能决定?

"反正我爸妈是不太关心的,现在就天天守着他们的儿子呢。"

王大娘嗤笑一声,想起前头简华林家闹出的事儿,忍不住道,"你知道你爸和他那儿子的事儿吗?"

简璐听出婆婆话语里的不寻常,竖起耳朵,"什么事儿啊?"

"你爸不是认了何家老五当儿子嘛,给人姓都改了,一开始哪高兴得我在田里碰着他,见他脸都要笑烂了,后头那何家老五不愿意下地干活挣工分,我们就说呢,这哪是认个儿子养,不是认个祖宗供着啊?你爸还乐呵的,就愿意。"

简璐记得这事儿,上回婆婆过来的时候提过一嘴,”是最近又出事儿了?反正我看三姐在信里简单说过几句,就说那何家老五年纪不大,人挺精的,不过也没具体说什么。"

王大娘一拍大腿,觉得这个词儿说得对,"就是个人精!上个月,你妈发现家里鸡没了,就你们家不是养了三只鸡嘛,一下就少了一只,你爸是挨家挨户去找,还要请大队长出来抓偷鸡贼,说队里有人偷鸡摸狗,把你们家鸡给偷了,这一只鸡多精贵啊,你爸骂骂咧咧了好几天,愣是没找着到底是谁偷的。"

简璐好像已经猜到了结局,"是何家老五给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