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5 章

“双双,你带着青青姐姐哦,去哪里怎么走,都要和姐姐说。”

“好。”

双双高兴地左手牵着西西,右手...哎,青青姐姐的手紧紧贴着裤子,双双摸了两回才摸到,牢牢拉着她的手,“快走!墩子哥哥他们也要走了。”

陆青有些不适应,过去几年,她很少与人接触,大部分看到自家人都要避着走,不愿意和自家人有牵扯,因此,她没有朋友,从来都是独来独往。

双双的小手肉乎乎的,很温暖,这是很不一样的感受。

走到梁家门口,双双果然见到很高大的墩子哥哥他们几个。

“墩子哥哥,冬冬哥哥,恒恒哥哥,远远哥哥。”双双小嘴可甜,叫了人就等着。

“吃不吃橘子糖?”

“要!”

墩子塞了几颗橘子糖给双双,抬眼看到双双旁边有个陌生女孩儿。

“这谁啊?”

“这是青青姐姐。”

不认识。

墩子没在意,招呼几人出发去学校。

一群孩子成群结队出发,呼啦啦一大片,热热闹闹,像是出笼的小鸟。

小孩儿去上学了,家中大人仿佛放假,真是松快。

崔玉荷和冯秀慧拿着布和毛线上简璐家,高兴地聊天。

“恒恒和远远一走,我都感觉家里顺眼了!还是上学去了好啊哈哈哈哈。”

崔玉荷家里两个孩子,还没有人帮忙带,明显比简璐和冯秀慧累些,再加上是两个儿子,管教起来是真劳心费力。

“恒恒都这么大了,我那

“?”

冯秀慧想起上午在家门口看见的小姑娘,问简璐,“和双双在一起那姑娘谁啊?”

“平反回来的陆团长家闺女。”

“哦哦。”冯秀慧和崔玉荷也听说过,有些感慨。“能回来是大好事儿。”

三人在客厅说着话,王大娘在厨房做吃的,她今天捣鼓着准备家里晚饭吃的饺子,简璐这个月的一斤猪肉拎回来,给剁碎成肉沫,加上韭菜碎,伴着姜末蒜末香葱搅拌,又打了个鸡蛋进去,肉泥和黏滑的鸡蛋液混合在一起,看着便诱人。

另外再准备了玉米虾仁馅料,这是孙女的最爱。

饺子皮也是王大娘擀的,皮薄,这手擀饺子皮的手艺是谁都比不上的。

一手端着装着饺子馅料的两个盆,一手端着个空筲箕,里头有几打饺子皮,干脆利落往桌上一放,便开始包饺子。

简璐也跟着包饺子,顺便道,“多包些,一会儿你们拿点回去。”

冯秀慧和崔玉荷也直接帮着包,不过东西就不拿了,“可别,我们哪能啥都拿啊。”

简璐也没争,只等最后包了几十个饺子,下锅一煮,拿两个碗给他家一人装了几个。

两人刚推辞,就听见外头有动静。

呼啦啦地声音,有人在外头嚷嚷个不停,听不真切,但却很激动。

端着两碗饺子,简璐和冯秀慧崔玉荷一块儿出去,就听见有拿着报纸的同志满世界嚷嚷。

“高考要恢复了!”

“今年就恢复!”

取消十年的高考竟然真的要恢复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哪怕家属院里没念过书的人也傻眼震惊。

是了,简璐算算时间,高考确实是这阵子宣布恢复的。

高考恢复,最高兴的一是知青,从城里来插队下乡建设的知青终于能有机会回城,二是以前念过高中的人,哪怕年纪已大,也觉得有个机会拼搏一把。

再就是现在有孩子在念高中的家长。

原本,高中一毕业,要是没找到工作,孩子就得下乡当知青,现在倒好,多了条路,只要能考上大学,不就不用下乡了?

整个家属院都对此事议论纷纷,有高中学历的跃跃欲试,也有开始梦着自家孩子以后能考上大学的。

而孩子们那边却不尽相同,依旧爱玩儿贪玩儿。

墩子和一群年龄各异的孩子们放学往家属院走,低头看一眼双双,仍旧是左右和人拉着手。

叽里呱啦说个不停。

“双双。”

双双回头,“墩子哥哥,怎么啦?”

“糖吃完没有?”

“吃完啦!”双双甩甩辫子,听到这话就知道,墩子哥哥又要给自己好吃的了!

“你回去跟你秀慧阿姨、玉荷阿姨和荷花阿姨说,我们仨在学校学习,得晚点儿回来,等

()我明天,给你好吃的。”

“好。”双双很有经验。

“记住了?”恒恒不放心地考考双双,“你墩子哥哥是在哪儿跟你说的这话?”

双双很诚实,“在家属院门口。”

恒恒扶额,忍住狠狠揉揉她毛茸茸小脑袋的冲动,“是在学校说的,记住没?”

“哦~”双双点头,“记住啦,我想吃冬瓜糖。”

“行,明天给你拿来。”

墩子和恒恒冬冬掂着书包调转方向大步走了。

陆青刚加入家属院庞大的上学放学大部队,见到那几个哥哥离开,问双双,“他们去哪儿啊?”

双双和西西异口同声,“打仗!”

=

夜里九点,天已经黑了,墩子三个从外头回来,和两个兄弟告别便径直继续往里走,却见着自家小楼前,有个人影。

“妈。”墩子瞬间嬉皮笑脸上去,“妈,您怎么在这儿等着啊,外头风大,快回屋歇着呗。”

“少跟我嬉皮笑脸啊!”冯秀慧是发现了,儿子越大越难管教,尤其是去年初中升高中的考试,他没考上!

冯秀慧强压着他再读一年,务必争取今年考上。

“你又上哪儿混去了?一天天的没个正行!”

“妈,没混,学习,学习呢,双双没跟你说啊?”墩子推着母亲的背往里走。

“说了,你好意思?让双双来替你撒谎!不许带坏双双啊!”

“我带坏谁也不可能带坏双双啊!”墩子为自己辩解一句,说着说着觉得不对劲,“不对,我是坏人啊?我怎么能带坏谁!妈,你可不能冤枉我啊!”

“行行行,别跟我贫。”冯秀慧拍打儿子几下,兴奋道,“高考恢复了,你知道不?儿子,好好念书,你要是能考上大学,就是老梁家头一份,大学生哎!这可是光宗耀祖的!”

墩子像是见鬼似的看着自己妈,手指着自己,“妈,考大学?你看我像那块料吗?”

“怎么不像?你又不笨,但凡把出去玩儿的心思放一半在学习上就有戏!”冯秀慧始终对儿子充满信心。

——

高考恢复,几乎全国符合报考条件的知青都报名了,家属院里少有的一些高中学历的军属也报了名,一时热闹非常。

高考成了大伙儿茶余饭后最关心的话题。有没有能耐参加的都会念叨几句。

简璐早有预料,看着不少人为了高考激动兴奋,不觉想起穿越前,自己也努力奋斗的日子。

简璐理解他们的心情,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不过这会儿,她还有别的令人激动的事情。

刚从邮局回来,她接收了蔡秀娟汇来的款,也没取出来,直接将钱存到了自己的存折上。

这两年,蔡秀娟将珍珠养殖场办得红火,技术越来越精进,不是和专家杨秉华讨论技术,就是找简璐商量养殖计划,整个公社都对蔡秀娟很是尊敬,毕竟,她带着大伙儿从穷得

吃不饱饭到赶超了城里国营厂工人,

谁能不为了钱,

不为了能填饱肚子高兴?

蔡秀娟所在公社的珍珠养殖场已经成为h市最大的珍珠供应处,哪怕附近公社跟着学,可水质条件不一,技术手法差距,都让蔡秀娟她们的珍珠养殖场有无法被赶超的优势。

揣着存折回到家,简璐美美欣赏一番上面的数字,改革开放还没开始,自己已经是万元户,这滋味太好。

这年头的万元户可比后世的万元户有分量得多,那是凤毛麟角。她得好好用这占尽先机的钱。

程铮从部队回来,就见着媳妇儿拿着存折本笑得开心。

“这么高兴啊?”

脱下军帽,程铮解开军装扣子顶上两颗,程铮一向是习惯将风纪扣都扣得严严实实的。

风纪扣一解,便露出喉结和锁骨,原本威严的团长瞬间添了几分俊美气质。

“那当然高兴。”简璐冲他晃晃手里的存折,炫耀起上头的好多个0。

“蔡秀娟同志真是能耐,把珍珠养殖场搞得挺好。”

程铮对金钱没有太大需求,够用就行,不让自己家里人吃苦就行。

“那是,秀娟可厉害。”毕竟是以后的珍珠大王嘛。

“你也厉害。”程铮每天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在部队,媳妇儿成天读书,研究珍珠养殖,看的书不少,当真是越来越厉害。

简璐欣然接受男人的夸奖,又想起有事情要和他说,“对了,我有事儿跟你说,大事儿。”

程铮不知道怎么,脑子里闪过一些画面。

脱口而出,“你想参加高考?”

简璐愣住,“你怎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