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慎如即使不回家去,也毕竟有工作上的相识。何况他在来学校就职以前在国府里做事,有来往的人更是不少,这年后的交际,无论如何也是逃不掉的。
萧令望嘿然笑道:“那我就在家里等着,等先生应酬完了,再来拜访。”
徐慎如偏要跟他抬杠:“你既然懒得重视节日,不来也是可以的。”
萧令望却不答应,只说:“我正愁一个人没事情做,怎么能不来呢?”
他睁着一双黑亮的眼睛看徐慎如,因为徐慎如闭眼不会看他而觉得十足安全。
徐慎如道:“你可做的事情多了,却总是追着我,我有什么意思?早晚要烦的,何况也确实没什么意思……”
他这句话说得像是抱怨,但此刻萧令望已经跟他足够熟悉,所以能从抱怨里听出一点怅然。萧令望很聪明,知道徐慎如想听自己说“不会厌烦”,虽然即便自己说了他也不会信,即便他信了,此刻也未必肯回应自己到期待的那种程度。
这年轻人暗自笑了笑,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却故意说:“是啊,不知道什么时候,我这一阵兴趣就过去了,所以才要趁着觉得没意思之前多来几次。”
他成功了。徐慎如果然被这理所当然的、在未来会有的离弃刺伤了,很轻地说:“好,我知道了。”
过了一会儿,又补充道:“我没有应酬的时候,就在家里等着你。”
直到萧令望回自己住处去睡觉,徐慎如也还坐在沙发上,闭着眼。他这时已经没有之前清醒,但也还没有睡着,是半梦半醒的。
在半梦半醒之间,他想起他还没给萧令望讲他答应要讲的前尘往事,想那就算了,隔了一阵,又决定等他下次来时再说。
他从未原本地、特意地跟人讲过,但也并不避讳跟萧令望讲故事。他并不以那些为耻,虽然也不以之为荣,不过萧令望是难得使他异常放松的人,所以他也难得愿意慢慢组织语言。
那些都是十多年前的事,甚至有一些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徐慎如还很年轻,还用着在族谱上的旧名,是“徐若冰”三个字,而萧令望大概还是个幼童。
徐氏在京城的逐渐显赫,要从徐慎如的祖父开始。那位老太爷是翰林出身,官至宰辅,曾受过先帝与先太后两次顾命,在人臣之中可谓荣宠已极;徐慎如的父亲是位颇有政声的封疆大吏,长期在地方任职。
也正是因为这个,徐慎如幼时随父在任上长大,见闻新鲜,养成了活泼的性情,这才动了出洋之念。留洋读书现在看来是一大幸事,学成归国在乡里也都是可以吹嘘的资本,但在二三十年前,这还是一条不正经的道路。
在那时,像徐氏这样的名门,家中子弟无疑仍以读书做官为正途,这一正途的代表人物,自然是嫡长子徐若云。
徐若云不仅擅长八股举业,在诗文史书一道也颇有造诣,真正是个很难得的才子。他以探花的名次进入史馆,正巧就是在徐慎如读大学的那年,自此一路顺风顺水,到徐慎如回国时,已经新补了国子监祭酒的缺。
以徐若云当时的年纪,这是很难得的。在家族内外说起来,都要比徐慎如这种出国十来年不怎么回来、和家人来往多靠通信的幼子要光彩得多。大哥是清贵文官,而徐慎如自己在旁人眼里,大概算是不知道究竟有何成就、但确乎十分擅长恃宠撒娇的小少爷罢。
他回国那天是徐若云亲自带人去接的,在码头上,徐慎如一眼便认出了自家大哥。
他们长得很像,徐若云又简直没什么变化。他一直在讲席学官一类职务上轮转,又性情十分简傲,做了这么久的官还是士子模样,丝毫不显老或油滑,很容易辨认。
今天来码头接久别的幼弟,徐若云特地换下公服,只穿了一袭青衫,头发规规矩矩地束着,好像刻意想把自己隐藏在众人之中。
这时候徐慎如的头发自然已经剪了,又是初夏嫌热,连衬衫的袖子都还挽着,一抬起头,便见到大哥在对着自己遥遥微笑。他走过去道:“大哥?”
徐若云答话的语气并不是特别热络,但十分温存。他笑道:“阿冰回来啦。”
见面后徐若云先是上下打量徐慎如一番,又抬手把徐慎如挽着的袖子放下来,衬衫上的扣子都扣得整整齐齐了,这才满意地说道:“父亲和祖父都在家里等着你了,过两日也许会有家宴,你准备一下。再有,过两日便该和沈二小姐完婚,你也当准备着。”
他家在祖辈和父辈这一代都是最显赫的一支,但都并非长房。他的母亲在这时已经过世了,叔伯和堂兄弟们有的在外有的在家,在京城的人并不算多,到徐慎如回来的这一次,即使找的齐全,家宴的规模也并不是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