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走吧北京陈冠希分希,”靳子桀攀着他的肩打了个响指,“吃烧烤去,吃完咱俩去city walk。”
“好嘞,江湖人称寸头桀。”车水马龙的霓虹灯下,两个少年的影子逐渐被拉长。
第92章 理想三旬
很多人都幻想过自己的未来会过得怎么样,也在想三十岁到底能不能而立,陈千歌也一样。
回首过去,少年时的无忧无虑潇洒肆意已然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成年人无尽的苦恼与烦闷,
还有做不完的工作。
从24岁当上塔寨村的助贫村支书记,到现在三十岁农科院的科研人员,他这一路来最值得赞赏的成就,大概就是完成了他年少埋下的理想,连带着老爸那份信念,成功带领乡村实现了脱贫,他亲眼看见那片黄色的土地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亲手拾掇那片黄色的土地种出丰收的粮食。
离别总会不舍,那时他登到塔寨村里最高的一座山山顶,热泪盈眶地望着在山脚下盘踞的村庄,砖混的楼房涂刷着统一的白红漆,看上去整齐有序,风吹动翠绿的秧田和果树,靳子桀给他种得向日葵花海朝着他身后的太阳,仿佛在对他鼓励地笑。
他张开双臂迎着风大吼,就像当年在甘溪村那样大吼。陈千歌,你是最棒的!
远处有人笑呵呵地回应,陈书记,你就是最棒的!靳子桀也从背后环住他,在他耳边说,陈千歌,你是最棒的。
后来他被调到北京的农科院,工作比之前更加的繁琐,深夜面对着实验他都会呆愣上一会儿,在想曾经的青春,在想塔寨村的人,怎么能不怀念呢?怎么能不感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