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赵佶现在正高兴,高俅顺势提出修路的事:“官家,此次出行臣真是受了不少罪,这出了汴京后的路简直太差了,连开封府的路都算不上好,实在是伤我大宋颜面啊。”

赵佶一脸菜色,难道他不知道修路的好处吗?他还想把皇宫翻新一下呢!只是修路伤民伤财,这么吃力不讨好的事几乎没人提。

“高俅啊,朕也知道你是真心为我大宋着想,可修路得花多少钱啊,这工部前阵子还来跟朕哭穷,现在再提修路他不得上吊。”

高俅知道想要赵佶出钱无异于虎口夺食,所以他只是报备一下,真要修路还得自己出钱。

“官家,这件事臣来想办法,保管工部不来找您要钱。”

“难得你如此为朕,为我大宋着想,那朕就允了你吧!不过没弄出名堂前先别透露,省的那些老家伙又来烦朕的耳根子。”

“谢官家。”

高俅并不意外赵佶会答应,他原本就是那种想要做出功绩却不肯付出行动的人,从他刚上任那会儿还算励精图治就能看出来,现在有人帮他做这些事他自然会乐意。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不管放在哪儿都是真理,想要完成这么大的工程量光靠砖肯定不行,若是能把水泥做出来那就事半功倍了。

水泥的原理他记得,就是不知道以大宋的技术能不能大量生产,若是操作下来更麻烦那就得不偿失了。

思考间,前面跑过来一个小团子。

“老师!”

此时只有小学学子常称老师,但高俅觉得自己实在配不上一句先生,而且老师这称呼他听着舒服,是以赵构私下里都这么称呼他了。

看着未来的希望,高俅忍不住笑道:“不在资善堂里读书,怎么跑到这儿来了。”

小团子说话奶声奶气的:“我想去看望老师的,姐姐说老师要休息就没去,今日听闻老师上朝,我是特意在这里等老师的。”

“真乖。”想到这小家伙称帝以后干的糊涂事,高俅问道:“想不想和老师去外面看看?”小娃娃要从小教育,趁早给洗脑成明辨是非的好皇帝,免得以后冤枉岳飞。

赵构眼睛亮晶晶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