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商贩也要挣钱的,再往前便不提了,就说蔡京,蔡京极力推广盐钞法,盐钞法本身没什么大问题,可蔡京为了牟利增加钞券取盐过程中的种种费用,又将盐引分为长引短引,这套流程下来,商人没赚钱,百姓也买不起盐。

高俅决定采用赵开提出的盐钞法,商人纳钱买钞和交了税钱后,直接向井户买盐出售,此法废除了官府统购民盐后再转卖给商人的中介环节。

只有商人挣钱了他们才会更加卖力,百姓也能吃上更便宜的盐。

在计划好一切后,高俅本以为最大的阻力会是赵佶,可没想道赵佶说了句令他震惊的话!

“百姓以安平无事之时,有愁叹抑配之苦,至弃产流徙,遂转而为盗,莫之能禁,甚可悯也。”

没错,这是赵佶的原话!

彼时他还在西夏境内和李乾顺互怼,高俅听到这话后含泪多攻了两州。

其实从头到尾高俅都没有直接参与此事,这是他刻意为之的结果。还是那句话,盐铁茶瓷的事,他不会碰一下的。

总之,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是我大宋百姓最幸福的一段时间。因为盐价降了,不仅盐价降了,味道还更好了!不提海盐和井盐,就是矿盐也不见苦涩!

百姓们幸福了,对朝廷的不满也就减少了,赵佶看着报纸上百姓们对他的赞扬之词越发自得,他深感自己是不可多得的明君。

其实这件事的顺利推行还要感谢朝中大臣,满朝文武也不全是蔡京之流。不过聪明的人也能看出就算盐价降了税收也不见少,薄利多销的好处会随着时间显现出来。

如今海陆丝绸之路尽在大宋,我朝不仅与大理、吐蕃、回鹘通商,还将茶盐铁瓷等物远销海外,再加上原辽地的税收日益稳定增长……总之一个字,富!这也是赵佶能如此“大方”的原因。不过高俅不敢松懈,毕竟养军队花钱,各地还时不时发次大水。

高俅此次回京也跟这有点关系。

自朝廷加大力度处置私盐贩子之后,他们的日子自是不好过,小商小贩还好,那些规模庞大的私盐贩皆遭到官兵围剿,朝廷对与盐贩勾结的盐官也未姑息,这就是滕府尹如此焦头烂额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