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盈见裴庆一脸‘你行么’的样子,眨了眨眼,不说话了有些事用嘴去说是没有说服力的,非得脚踏实地地去做才行!
见小小的孩子只是沉静地回看着他,一句话也不说,裴庆就明
白了他的意思。与此同时,他忽然觉得许盈这个志向也蛮好的——在蛰伏之时反正也什么都做不了,养养文名,教教学生,不失为一个养望之法。
想当年东汉末年七国争霸,哪一路诸侯不是各有优势?而在相争的过程中,个人名望也是非常重要的!不然的话,一开始的时候谁会来投?事实上,很多诸侯都有过不算短的养望时期。
名声这种东西,说它虚,确实很虚。但如果志向真的是以国为家、天下咸服,那又是相当重要的了!
在裴庆心里赞同许盈的时候,许盈其实也在心里默默赞同裴庆。
他必须在治学上下大功夫他确实具有这个时代所没有的知识、思想、技能,但直接拿出这些是很难的!他得先学会用古人的方式站稳脚跟,让其他人接受他,他这才能够在其中夹带私货。
比如说他知道一些先进的工具制作法,但是他搞出那些是吸引不来这个时代的精英的!他们不会觉得这是自己该学的东西!但如果许盈先成为一代大儒、海内名士呢?那他带着弟子做这些方面的研究和尝试,那就没问题了。
大家反而会觉得是他踏实肯干、关心民生疾苦什么的。
这就像是一个朝廷大官,他简朴度日,自家甚至还有菜地,别人并不会觉得他穷酸或者堕落,只会觉得他这是简朴,是真正有德行的人。
而真的想在治学上达到一定水平,这就不是投机取巧能做到的了,这需要他踏踏实实做学问。虽然他因为上辈子的记忆,对这方面多了一些了解,理解能力也比普通小孩子强出许多,但这依旧是很有难度的事。
事实上,无论学什么,想要学的深,都不会容易。
但即使是难,也得去做!因为立下了这个志向,之后的学习中许盈表现的更加勤奋。
一时之间,他的学习进度拉快了很多——一方面是因为许盈的积极性大增,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裴庆这个老师对比许仲容水平要高的多。
进度快,这并不意味着学完一部分内容的速度变快,而是同样一部分内容,在许仲容这里要学的深的多。
以《论语》为例,一般孩子学完要花两年时间,按照许盈现在的进度,也差不多是这
么久。但是,小孩子学习《论语》是不会学的很深的,这个时候更多是在打基础,算是对《论语》有一个不错的理解。
之后还要学各种各样的内容,也都是和《论语》差不多的程度。
等到该学的都学了,这才要考虑深入地学习哪一个。
而且,这也是考虑到了小孩子的理解能力,真的讲的太深了,理解能力不够,很有可能是事倍功半,反而没什么效率。
但许盈没有这方面的问题,而且他的志向摆在那里,本来就不可以普通势族子弟的学习规划去类比,所以他一开始就学的很深——这师生两个,一个敢这么教,一个也就真这么学了,两个人都没觉得这其中有什么问题。
而除开读书,许盈在别的方面也没有放松,比如说练字一笔好字在这个时代也是本人修养高低的体现,从功利的角度来说这也是需要兼顾的,更别提许盈本来也喜欢练字。
“这是新纸?”许盈刚刚练字完毕,有匠人将新一批的白纸呈上。现在东塘庄园出产的纸张他依旧不满意,平日里用的还是北边来的皮纸。
得了新纸之后许盈试了几笔字,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越来越好了,但还是不够。”
匠人很少来许盈的院子,此时都不知道手脚往哪里放,只能磕磕绊绊道:“是、是,郎君。”
倒是一旁的僮儿见机快的多,笑道:“小郎君见过好纸才这样说的,若依小人之见,这纸已经很好了!许多北纸也就是这样了。何况北纸造价高昂,远不如小郎君新制白纸!”
北纸不见得多优秀,但平均质量是远远高于南纸的。而许盈连如今的北方皮纸都觉得很很一般,自然不会觉得造纸坊里出来的纸哪里好。
“还不够。”许盈依旧只是言简意赅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不过他也没忘了给工匠奖励——比之前进步很多了,既然如此就不能吝惜奖励。此时的贵族或许看不起这些普通的工匠,会觉得他们做这些是应该的,许盈却不这样觉得。
而且,就算只从利益角度衡量,及时给予奖励也是更好的选择在这个生产力很大程度上由人来决定的时代,提高工匠的积极性是怎么都不会亏的。